2011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串講:第三章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1-09-22
1、培訓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11項):目的、目標、對象和內容、范圍、規(guī)劃、時間、地點、費用、方法老師和計劃的實施。
2、制定培訓規(guī)劃應注意的問題:1)制定培訓的總體目標;2)確定具體項目的子目標;3)分配培訓資源;4)進行綜合平衡A、培訓投資與人力資源規(guī)劃之間進行平衡B、企業(yè)正常生產與培訓項目之間進行平衡C、員工培訓需求與師資來源之進行平衡D、員工培訓與個人生涯規(guī)劃之間進行平衡E、培訓項目與培訓完成期限之間進行平衡。
3、教學計劃的設計原則:適應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最優(yōu)化原則、創(chuàng)新性原則。
4、制訂培訓規(guī)劃的基本步驟:1)培訓需求分析A、目標 明確員工現(xiàn)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狀態(tài)之間的差距;B、方法 測評現(xiàn)有成績,估計它與理想水平的差距。2)工作崗位說明A、目標 收集有關新崗位和現(xiàn)在崗位要求的數據;B、方法 觀察查閱有關報告文獻。3)工作任務分析A、目標 明確崗位對于培訓的要求,預測培訓的潛在困難;B、方法 對將要涉及的培訓進行分類和分析。4)培訓內容排序A、目標 排定各項學習內容或議題的先后次序;B、方法 界定各項學習內容或議題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據此進行排序。5)描述培訓目標A、目標 編制目標手冊;B、方法 任務說明和有關摘要,對說明文字推敲、潤色、加工。6)設計培訓內容A、目標 根據培訓目標確立培訓具體項目和內容;B、方法 聘請專家或借助中介機構選擇培訓科目。7)設計培訓方法A、目標 根據培訓項目的內容選擇培訓方式方法;B、方法 采用經驗總結、小組討論、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提出具體對策。8)設計評估標準A、目標 選擇測評的工具,明確評估的指標和標準;B、方法 采用模擬實驗或聘請專家對測評工具、評估指標和標準進行初步評價。9)試驗驗證A、目標 對培訓規(guī)劃的評析,發(fā)現(xiàn)其優(yōu)缺點,并進行改進;B、方法 征求多方意見或進行實驗試點進行診斷,找出議題并修改完善。
我國常用的教學設計程序:1)確定教學目的2)闡明教學目標3)分析教學對象的特征4)選擇教學策略5)選擇教學方法及媒體6)實施具體的教學計劃7)評價學員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修正。
5、培訓課程要素、設計的原則和程序:要素:A、課程目標 B、課程內容 C、課程教材 D、教學模式 E、教學策略 F、課程評價 G、教學組織 H、課程時間 I、課程空間 J、培訓教師K、學員。原則:A、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企業(yè)和學員的需求B、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成人學員的認知規(guī)律C、培訓課程的設置應體現(xiàn)企業(yè)培訓功能的基本目標,進行人力資源開發(fā)。程序:A、培訓項目計劃(①企業(yè)培訓計劃②課程系統(tǒng)計劃③培訓課程計劃)B、培訓課程分析(課程目標分析和培訓環(huán)境分析)C、信息和資料的收集、可咨詢客戶、學員和有關專家及借鑒其他培訓課程D、課程模塊設計E、課程內容的確定(①內容的選擇②內容的制作③內容的安排)F、課程演練與試驗G、信息反饋與課程修訂
6、培訓課程內容的基本要求:1)相關性 其內容選擇要與企業(yè)實際相結合、要能主動適應企業(yè)的發(fā)展趨勢;2)有效性 這是判斷培訓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3)價值性 培訓內容應能滿足學員的興趣及培訓需求。
7、課程內容制作的注意事項:1)教材的內容不能多而雜;2)凡是培訓師講授、表達的內容,教材不必重復;3)教材以提示重點、要點、強化參訓者認知為重要功能;4)應將課外閱讀與課堂教材分開;5)教材應簡潔直觀,按照統(tǒng)一的格式和版式制作;6)制作時用“教材制作清單”進行控制各核對。
8、企業(yè)外部培訓師的優(yōu)缺點、開發(fā)途徑:優(yōu)點:A、選擇范圍大,可得到高質量的培訓師資B、可帶來許多全新的理念C、對學員具有較大的吸引力D、可提高培訓檔次,引起企業(yè)重視E、容易營造氣氛,獲得良好的培訓效果。缺點:A、企業(yè)與其缺乏了解,加大培訓風險B、教師與企業(yè)及學員之間缺乏了解,可能降低培訓適用性C、學校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導致紙上談兵D、聘用成本較高。開發(fā)途徑:A、大中專院校教師B、專職培訓師C、顧問公司聘請培訓顧問D、聘請本專業(yè)的專家、學者E、通過網絡聯(lián)系、尋找
9、企業(yè)內部的培訓師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A、了解企業(yè)、培訓有針對性、利于提高培訓效果B、與學員相互熟悉之間交流順暢C、培訓相對易于控制D、成本較低。缺點:A、不易在學員中樹立威望,影響學員參與度B、內部選擇范圍小,不易開發(fā)高質量的教師隊伍C、看待問題受環(huán)境影響,不易上升高度。
10、老師的選配標準:A、具備經濟管理類和培訓內容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B、對培訓內容所涉及的問題有實際工作經驗C、具有培訓授課經驗和技巧D、能熟練適用培訓教材及工具E、具有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力F、具有引導學員自我學習的能力G、善于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H、積累與培訓內容相關的案例與資料I、掌握培訓內容所涉及的一些前沿問題J、擁有培訓熱情和教學愿望。
11、企業(yè)管理人員一般培訓:1)知識補充與更新;2)技能開發(fā);3)觀念轉變;4)思維技巧。
12、培訓效果與評估的基本概念、形式、作用/內容和具體步驟:概念:① 培訓效果是指企業(yè)和受訓者從培訓當中所獲得的收益;② 培訓評估就是對員工培訓活動的價值作出判斷的過程。形式:① 非正式評估和正式評估② 建設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作用/內容:
培訓前作用1)保證培訓需確認的科學性;2)保證培訓效果測定的科學性;3)確保培訓計劃與實際需求的合理銜接;4)幫助實現(xiàn)培訓資源的合理配置。 內容:1)培訓需求整體評估2)培訓對象知識、技能和工作態(tài)度評估3)培訓對象工作成效及行為評估4)培訓計劃評估。
培訓中作用:1)保證培訓活動按照計劃過行2)培訓執(zhí)行情況的反饋和培訓計劃的調整3)可以找出培訓的不足,歸納出教訓,以便改進今后的培訓,同時能發(fā)現(xiàn)新的培訓需要,從而為下一輪的培訓提供重要依據4)過程監(jiān)測和評估有助于科學解釋培訓的實際效果。內容:1)培訓活動參與狀態(tài)監(jiān)測;2)培訓內容監(jiān)測;3)培訓進度與中間效果監(jiān)測評估;4)培訓環(huán)境監(jiān)測評估;5)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監(jiān)測評估。
培訓后作用:1)可以對培訓效果進行正確合理的判斷,以便了解某一項目是否達到原定的目標和要求;2)受訓人知識技術能力的提高或行為表現(xiàn)的改變是否直接來自培訓的本身;3)可以檢查出培訓的費用效益,評估培訓活動的支出與收入的效益如何,有且于使資金得更加合理的配置;4)可以較客觀地評價培訓者的工作;5)可以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內容:1)培訓目標達成情況評估;2)培訓效果效益綜合評估;3)培訓工作者的工作績效評估。
13、培訓效果評估的基本步驟:① 作出培訓評估的決定 a.評估的可行性分析 b.確定評估的目的;② 制定培訓評估的計劃 a.選擇評估人員 b.選擇評估對象 c.建立評估數據庫 d.選擇評估形式 e.選擇評估方法 f.確定方案及測試工具;③ 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④ 培訓項目成本收益分析;⑤ 撰寫培訓評估報告;⑥ 及時反饋評估結果a.培訓管理人員 b.高層領導者 c.受訓員工 d.受訓者的直接主管
14、培訓效果的四級評估及特點: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結果評估。① 反應評估 優(yōu)點:易于進行,最基本普遍的評估方式。缺點:學員的感情因素較高;② 學習評估 優(yōu)點:對學員有壓力,使他們更認真的學習。對培訓講師也是一種壓力,使他們更負責、精心地準備課程和講議。缺點:評估所帶來的壓力導致報名不踴躍,所采用的測試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測試方法的難度是否合適對工作行為轉變來說并非是最好的參考指標。③ 行為評估 優(yōu)點:可以直接反映培訓效果,可以使領導及直接主管看到培訓效果,使他們支持培訓;缺點:實施時間跨度長、花費時間多、占用人員廣、問卷設計難、有不相干因素干擾。④ 結果評估 優(yōu)點:可以打消高層主管投資培訓的疑慮、支持培訓;缺點:a.時間長b.相關經驗少、評估技術不完善c.必須取得管理層的合作d.不好分辨結果與培訓的因果關系。
15、制定培訓評估標準的要求:相關性、可靠性、區(qū)分度、可行性。
16、五種培訓成果的評估:1)認知成果,測量受訓者對基本原理、程序、步驟、方式、方法或過程等所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序;2)技能成果,評價受訓者的操作技巧、技術或技能以及行為方式等所達到的標準;3)情感成果,測量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態(tài)度、動機以及行為等方面的特征;4)績效成果,評價受訓者對個人或組織績效所產生的影響程序;5)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培訓項目收益/培訓項目成本*100% 投資凈回報率=(培訓項目收益-培訓項目成本)/培訓項目成本*100%
17、培訓評估報告的撰寫要求和步驟:要求:① 注意接受調查的受訓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調查樣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歸納② 要盡量實事求是切忌過分美化和粉飾評估結果③ 必須觀察培訓的整體效果以免以偏概全④ 必須以一種圓熟的方式論述培訓結果中的消極方面,避免打擊有關培訓人員的積極性。⑤ 當評估方案持續(xù)一年以上時間時,評估者需要作中期評估報告。⑥ 要注意報告的文字表述與修飾。步驟:① 導言② 概述評估實施的過程③ 闡明評估結果④ 解釋評論評估結果和提供參考意見⑤ 附錄⑥ 報告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