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育路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新大綱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作品21號
我在加拿大學習期間遇到過兩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難以忘懷。
一天,我在渥太華(Wòtàihuá)的街上被兩個男孩子攔住去路,他們十來歲,穿得整整齊齊,每人頭上戴著個做工精巧、色彩鮮艷的紙帽,上面寫著“為幫助患小兒麻痹(mábì)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個,不由分說就坐在小凳上給我擦起皮鞋來,另一個則彬彬有禮地發(fā)問:“小姐,您是哪國人?喜歡渥太華嗎?”“小姐,在你們國家有沒有小孩兒(xiǎoháir)患小兒麻痹?誰給他們醫(yī)療費?”一連串的問題,使我這個有生以來頭一次在眾目睽睽(zhònɡm(xù)ù-kuíkuí)之下讓別人擦鞋的異鄉(xiāng)人,從近乎狼狽的窘態(tài)(jiǒnɡtài)中解脫出來。我們像朋友(pénɡyou)一樣聊起天(tiānr)來……
幾個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些十字路口處或車站坐著幾位老人。他們滿頭銀發(fā)(yín fà),身穿各種老式軍裝,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獎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鮮花,有水仙、石竹、玫瑰(méi•ɡuī)及叫不出名字的,一色雪白。匆匆過往的行人紛紛止步,把錢投進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內,然后向他們微微鞠躬,從他們手中接過一朵花。我看了一會兒(yīhuìr),有人投一兩元,有人投幾百元,還有人掏出支票填好后投進木箱。那些老軍人毫不注意人們捐多少錢,一直不//停地向人們低聲道謝。同行(tónɡxínɡ)的朋友告訴我,這是為紀念二次大戰(zhàn)中參戰(zhàn)的勇士,募捐救濟殘廢軍人和烈士遺孀(yíshuānɡ),每年一次;認捐的人可謂踴躍,而且秩序井然,氣氛(qì•fēn)莊嚴。有些地方(dìfɑnɡ),人們還耐心地排著隊。我想,這是因為他們都知道(zhī•dào):正是這些老人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包括他們信仰自由在內的許許多多。
我兩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點兒錢捧給他們,只想對他們說聲“謝謝(xièxie)”。
節(jié)選自青白《捐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