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勺罱鼖寢寘s有些擔心毛毛,因為毛毛喜歡上了&l"/>
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yōu)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毛毛,5 歲,幼兒園中班,飽滿的額頭,烏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機靈的樣
子�?勺罱鼖寢寘s有些擔心毛毛,因為毛毛喜歡上了“孤獨”,經常會一個人陷
入若有所思的狀態(tài)中,好幾次媽媽看到他獨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擺弄什么,于是
很關切地去問他,可毛毛卻說“沒有干什么啊”。
媽媽真是不明白,平時那么疼愛毛毛,難道毛毛有什么心事還不能告訴媽媽
嗎?而且毛毛這么小就要“獨處”了,正常嗎,不會是“孤獨癥”吧?
正常的獨處
現(xiàn)在隨著“朋友式”家庭的出現(xiàn),大人從心底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知心
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卻發(fā)現(xiàn),孩子仍然有他們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 歲的毛
毛一樣,大人再怎么關愛他們,他仍然保留了一塊“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
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會很策略地與大人保持一點距離。
這樣的“獨處”其實非常正常,因為“獨處”決不是大人的專利,小孩子也
一樣需要享受“一個人”的時空。而且,從情感發(fā)展而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情感會越來越豐富,“孤獨感”就是孩子5 歲左右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一種情感。
這與“孤獨癥”(也稱為“自閉癥”)是絕然不同的兩回事。“孤獨癥”是
一種嚴重的長期發(fā)展障礙,通常在3 歲前發(fā)病,主要有三點表現(xiàn):
1 、人際交往障礙:不愿與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難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際
關系;
2 、語言障礙:無語言或只有很少語言,甚至只是鸚鵡學舌地仿說,言語發(fā)
展嚴重滯后;
3 、情緒與行為異常:對物品有怪異的興趣和玩法(如長時間旋轉某物),
長時間重復某些動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鬧),對某些聲音、畫面、廣
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險,肢體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可能發(fā)育不平衡。
而且“孤獨癥”常常伴隨著認知與學習上的障礙,諸如:因為他們的世界多
是由一個個的獨立小節(jié)所組成,所以他們無法從生活經驗中學習事物的相關性,
或者說無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關系,不能明白生活經驗背后的意
思;常常過于專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專注力一般比較差,很
難跟隨訓練者進行訓練,經常會自顧自地玩或者看周圍的東西;思考方式較簡單,
只能明白具體的概念,較難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較難綜合不同的概念;在
同一時間段內很難有組織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較難將已掌握的概念運用到
不同的情況中。
積極的獨處
我向來喜歡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歡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鄰居家的兩個
孩子來找我玩,一個7 歲,剛上小學一年級,而另一個只有4 歲。我將他們帶去
附近中學的體育館玩,結果卻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非常不一樣:7 歲的孩子做事一板一
眼,跳繩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個4 歲的孩子卻像個小猴子,一會將跳
繩綁在雙杠腿上當“搖籃”,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
絲網”,學著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玩得不亦樂乎!后來竟然連7 歲的孩子也模
仿他來玩耍……
對于這兩個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 歲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對
孩子照料得非常細致,而且給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額外發(fā)展內容,從孩子4 歲不到
就開始學鋼琴、學書法,這個孩子難得有“獨處”的時間;而那個4 歲的孩子,
父母都比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時候都讓孩子一個人玩,
頂多在必要的時候幫上一把,孩子經常處在“孤獨”之中。但從上面的故事中,
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個4 歲的“小鬼”呢——獨立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