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昔直播官方版-奶昔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奶昔直播安卓版本免费安装

 自考網(wǎng)
 自考動態(tài)  報考指南  考試政策  復習指導  課程設(shè)置  自考試題  自考就業(yè)  考生故事  助學單位  自考論壇 
 公共課: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經(jīng)濟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法學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文學類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高校招生  網(wǎng)絡(luò)課堂

大學語文人大版串講筆記2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9-04-10 11:34:29  來源: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自考圈
  • 論壇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1) 
  一、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了馮諼為孟嘗君市義,為孟嘗君營就“三窟”、鞏固政治地位的經(jīng)過,展現(xiàn)了馮諼不甘屈居人下、報效知己、深謀遠慮的奇特風采,同時也表現(xiàn)了孟嘗君寬容大度、禮賢下士的品德,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的“養(yǎng)士”風氣和政治風貌。

  二、重點掌握馮諼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
  性格特征:馮諼不甘屈居人下、報效知己、深謀遠慮的奇特風采。
  表現(xiàn)手法:文中刻畫馮諼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揚先抑、層層深入的方法。開始寫他“無好”、“無能”,寄食于人卻再三彈鋏而歌,要求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饜足的小人。這是先抑。但當孟嘗君召人收債時,他自告奮勇,挺身而出,迅速“市義”而歸。在孟嘗君失勢就國看到“市義”的奇效后,馮諼又作出了更遠的謀劃,為孟嘗君“復鑿二窟”,孟嘗君從此高枕無憂,長保榮華富貴。由此可見,馮諼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試探,而在孟嘗君禮賢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遺余力地為之出謀劃策,這體現(xiàn)了“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既彰顯出馮諼的獨特個性,又收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三、重點掌握孟嘗君的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
  性格特征:寬容大度、禮賢下士的品德。
  表現(xiàn)手法:孟嘗君與馮諼形成對照。馮諼的再三彈鋏,反托出孟嘗君的寬容大度。而當馮諼大展奇才的時候,又顯出孟嘗君的目光短淺:他不懂“市義”的意義,不明諸侯之間的矛盾可資利用,不知借宗族關(guān)系保護自己。而馮諼則深知百姓的艱難,以“市義”來贏得民心,利用齊王與梁王之間爭奪賢才的矛盾來抬高孟嘗君,以宗廟之重鞏固孟嘗君封地。人物之間的映照,使全文波瀾迭起,姿態(tài)橫生。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2)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最著名的人物傳記之一。這里所節(jié)選的垓下之圍部分,主要記敘了項羽最后失敗、身死烏江的一些史事片斷。注意: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在對項羽作蓋棺論定時,既肯定了項羽起兵滅秦的重大歷史功績,又批評了他缺乏政治遠見、專持武力以經(jīng)營天下的致命錯誤。
  本文通過三個場面的描寫,塑造了一個個性特點十分鮮明的悲劇英雄形象。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別姬,慷慨悲歌,表現(xiàn)了英雄多情而又無可奈何的心境,同時也暗示出項羽不善用人、眾叛親離的困境。在東城“快戰(zhàn)”中連斬數(shù)將,說到做到,展露了項羽勇猛無比的英姿,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愛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敗原因的悲劇性。因愧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寧死不辱,揭示了項羽內(nèi)心世界中知恥重義的一面,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走投無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多角度的個性描寫和心理刻畫,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體感。
  司馬遷寫人物傳記,善于在歷史事實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合乎情理的藝術(shù)加工�!坝葙庥葙狻钡谋�,成為“霸王別姬”的典型情節(jié)�!疤熘鑫摇痹陧椨鹂谥邢群笕沃貜统霈F(xiàn),充分表現(xiàn)出項羽“身死東城,尚不覺悟”�!安_目而叱”,嚇退漢將楊喜數(shù)里,在失敗關(guān)口仍見出項羽的英武氣勢。將寶馬贈與烏江亭長,既是對亭長好意的報答,又是對戰(zhàn)馬的愛憐深情。最后自刎,對呂馬童說“吾為若德”,則表現(xiàn)出對敵人的鄙視和視死如歸的精神。這些有血有肉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情致豐贍,藝術(shù)效果十分顯著。
  《史記》語言生動,影響深遠,短短的垓下之圍中就留下了“霸王別姬”、“四面楚歌”、“羞見江東父老”等含義豐富的成語。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3)
  三、重點提示
  一、張巡、許遠鎮(zhèn)守睢陽的背景及韓愈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安史之亂初期,叛軍攻勢凌厲,氣焰囂張,唐軍則屢遭敗績,形勢危殆。在這種局面下,張巡、許遠以萬余部眾堅守孤城睢陽,抗擊強大的敵人,“蔽遮江淮,沮遏其勢”,為日后唐軍的反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盡管最終英勇犧牲,但他們的氣概和功績,可歌可泣,深受人們景仰。平亂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張巡兒子的幼稚,散布謠言,混淆視聽,以為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張目。韓愈對此憤慨萬分。他所以寫作本文,既是補李翰所為《張巡傳》之缺憾,更是為了說明事實真相,駁斥小人謬論,歌頌英雄以宏揚正氣,打擊邪惡以維護朝廷政權(quán)的統(tǒng)一。

  二、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議論與敘事緊密結(jié)合
  前半部分側(cè)重議論,針對污蔑許遠的錯誤論調(diào)進行駁斥,在駁斥中補敘許遠事跡,并高度贊揚了張巡、許遠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歷史功績。后半部分側(cè)重敘事,著重記敘了南霽云的動人事跡,并補敘了張巡、許遠的其他軼事。兩個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前者議論為后者的“綱”,后者敘事是前者的事實佐證,兩部分都緊緊圍繞著贊美英雄、斥責小人的主題,從而使文章顯得神氣凝聚。

  三、本文幾個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重點�?梢杂眠x擇題、簡答題或問答題1、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張巡  忠心報國、從容鎮(zhèn)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
  許遠  寬厚謙和、為國讓賢
  南霽云  深明大意、嫉惡如仇、忠貞剛烈
  選擇題、簡答題或問答題,例如給出一段描寫,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本文能夠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
  (1)使用了肖像描寫,如寫張巡,“須髯輒張”。
 �。�2)得力于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如寫南霽云的拔刀斷指,南霽云去賀蘭將軍那兒請求發(fā)兵,賀蘭強留霽云,南霽云為了走,于是就抽刀斷指,表示自己回去的決心。如此賀蘭就不能夠再留了。再如南霽云抽矢射塔,他對于賀蘭擁兵坐視,不去支援非常憤怒,所以他抽出箭射到佛塔上說,有朝一日我破了賊兵,我饒不了你賀蘭。抽矢射塔表現(xiàn)了南霽云的嫉惡如仇。寫張巡的超人記憶力和就義時的動作、語言,都是文中精彩的片斷。
 �。�3)語言描寫。例如賀蘭強留南霽云,宴請他,南霽云說,“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4)作者注意讓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襯,如張巡的忠心報國、從容鎮(zhèn)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許遠的寬厚謙和、為國讓賢,南霽云的深明大意、嫉惡如仇、忠貞剛烈,一經(jīng)互相輝映,就更加光彩照人。反面人物賀蘭進明的卑劣行徑,又有力地反襯出英雄們的磊落胸懷和凜然正氣。

  四、韓愈為許遠辯誣的駁論的著眼點
  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韓愈針對污蔑許遠的兩種錯誤論點進行批評。用的是事實作為論據(jù)。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4)
  一、中心思想
  這篇人物傳記帶有寓言性質(zhì),作者借植樹能手郭橐駝之口,揭露了當時“長人者好煩其令”的社會弊端,闡發(fā)了“養(yǎng)民”治國的進步思想。

  二、文章總體上采用了類比的方法。
 �。�1)種樹與治民相類比
 �、佟》N樹道理與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對比。種樹提出“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和“順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對比。
 �、凇》N樹“其蒔也若子”,類比對百姓要關(guān)懷愛護;種樹“其置也若棄”,類比不要打擾百姓,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
 �。�2)他植者對樹“愛之太殷,憂之太勤”,來類比當官的、長人者好煩其令。表面上是說種樹的道理,實際上每一個都類比著一個治國養(yǎng)民的道理。
  如此層層類比,環(huán)環(huán)相應(yīng),說透了種樹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講清楚了。

  三、多重的對比
 �。�1)郭橐駝與其他種樹人對比。郭精于種樹,其他人窺伺而不得。
 �。�2)他植者中特別粗心、馬虎、過于疏懶者,若不過焉則不及、與愛之過殷,憂之過勤相對比。
  這一系列對比,將種樹過程中的是與非、正與誤、利與弊都襯托得十分清晰。
 �。�3)種樹的道理與做官的道理相對比。

  四、剪裁上祥略得當
  和理民治國相關(guān)的詳細講,和這個關(guān)系不大的就簡單講或略去。例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寫“他植者”種樹的兩種錯誤態(tài)度時,略寫態(tài)度馬虎方面,詳寫“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方面,這是為了與后文中揭露“長人者好煩其令”的社會弊端相對應(yīng),體現(xiàn)了本文詳略得當、前后照應(yīng)、脈絡(luò)貫通的藝術(shù)特點。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5)
  一、文章出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最早見于《戰(zhàn)國策》,后《史記?趙世家》中也有記載。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作了簡練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義。

  二、趙武靈王采取的改革措施
  他采取了正確方法來推行這一舉措:
  (1)是靠耐心說服,不強制推行;
 �。�2)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為突破口;
 �。�3)是親自登門做說服工作;
 �。�4)是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于是取得了成功。

  三、文章的歷史文化意義
  這則故事具有多方面的歷史文化意義。它揭開了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由車戰(zhàn)轉(zhuǎn)變?yōu)椤膀T射”的重要一頁;體現(xiàn)了古代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場改革。趙武靈王勇于變革、堅持變革的精神,善于變革的智慧,今天看來,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學習�! ⌒掳娼滩摹埃�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6)
  一、文章主旨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經(jīng)胞弟蘇轍及一些大臣的營救,方才得免死罪。獲釋后被貶謫到黃州,為團練副使,生活艱難,行動也受到監(jiān)視。在如此重大的打擊面前,蘇軾感到沉重的苦悶,想從山水之樂及佛老思想中尋求精神解脫。寫于元豐五年的這篇《前赤壁賦》,就反映了作者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文章通過泛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于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的思想過程,表現(xiàn)了他身處逆境仍適意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在極端失意時能忘懷得失,處之坦然,是很難得的。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變化為貫串全文的內(nèi)在線索,先寫因泛舟江上而生遺世獨立之樂,再寫聽到簫聲嗚咽而興人生無常之悲,最后經(jīng)過相互辯駁,認識歸于一致,終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脫。

  二、文章表現(xiàn)手法
  文中繼承并發(fā)展了賦體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主客對話,抑客伸主(貶抑客人的主張,伸張主人的見解)。文中的主客對話,實則代表了作者思想中兩個不同側(cè)面的矛盾斗爭。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悶通過“客”來宣泄,把樂觀曠達的情懷通過“主”來表現(xiàn),“主”終于說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積極的一面戰(zhàn)勝了消極的一面,從而肯定了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其次,作者力求寫景、抒情、說理三者的融會統(tǒng)一,借江水、明月、清風等自然景物,來抒發(fā)遺世獨立的曠達之情,闡明事物具有變與不變兩重性的哲理,宣泄適意自然的審美化人生哲學,極富理趣之美。此外,文中關(guān)于洞簫聲的描寫,也頗見藝術(shù)功力。
  作為一篇典型的文賦,本文將駢句和散句交錯使用,用韻時疏時密,極盡變化之能事,而終歸于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然。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7)
  三、重點提示
  一、文章中心思想
  《先妣事略》是作者追憶亡母的一篇記敘文,蘊含著對母親深沉的悼念之情:悲傷母親短暫而艱辛的一生,歌頌?zāi)赣H樸實而崇高的品德。
  文中記敘母親16歲嫁到歸家,短短的七年中,生了七胎(其中有一次是雙胞胎)。為了解決“多子苦”,喝了民間避孕偏方,留下了喑啞的后遺癥。三年后去世,僅僅活了26歲。母親去世時,兒女尚小,“猶以為母寢也”。作者沒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簡略地敘事,但字里行間流動著極其悲痛的心情。
  文中還記敘母親盡管兒女拖累,還是“手中紉綴不輟”,讓婢女團曬爐中炭屑再用;善待僮仆,娘家送來的珍饈糕點,大家享用;對子女教育,則極為嚴格。作者拾取母親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瑣事,絮絮道來,刻畫了一位勤勞、儉樸、待人厚道、嚴以教子的母親形象,寓歌頌贊美于敘事之中。
  全篇文字簡潔省凈,情感含蘊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質(zhì)樸之中。刻畫母親形象,多用細節(jié)描寫,于日常細微之處見精神�?傮w說來,作者不動聲色而使讀者深受感動,是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8)
  一、文章中心思想
  這是一篇人物傳記,著重記敘了馬伶與李伶的兩次技藝較量,馬伶先大敗而后大勝。馬伶的經(jīng)驗說明:文藝創(chuàng)作要獲得成功,必須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學習;而一個人要想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就必須要有吃苦耐勞、潛心鉆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侯方域是復社成員,對明末閹黨深為痛恨,他寫本文,意圖還在于借此譏刺朝中權(quán)奸。馬伶扮演奸相嚴嵩,卻由仿效當朝宰相顧秉謙而一舉成功,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嚴、顧二人是一丘之貉。
  文章詳略有度,剪裁得體。作者采用倒敘方式,將第二次較量移至馬伶到京師學藝之前敘述,使兩次較量的勝負結(jié)果顯示出富于戲劇性的起落變化,從而吸引讀者探究原委。文中寫第一次技藝較量馬伶大敗采用場面描寫方法,形象生動,對第二次技藝較量馬伶大勝起到了很好的反襯作用,文章的主題思想就在這大敗與大勝的反照之中凸現(xiàn)出來。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19)
  一、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況,以簡練的文筆,重現(xiàn)了當時的西湖景色和世風民情。并通過對各類游客看月情態(tài)的描摹刻畫,嘲諷達官顯貴附庸風雅的丑態(tài)和市井百姓趕湊熱鬧的俗氣,標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貶不盡妥當,但立意頗為別致。

  二、文章的寫作特色
  本文在寫作上頗有特色:
  1.是語言生動傳神。寫人如“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裝假醉,唱無腔曲”。寫場面如“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2.是筆調(diào)輕松隨意,富有詼諧意味。如寫第一類人“燈火優(yōu)傒,聲光相亂,明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寫杭人游湖,“避月如仇”;寫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
  3.是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對比。如杭人游湖與“吾輩”游湖,場面不同,氛圍不同,情趣各異,通過對比,情景更為生動逼真。

  新版教材“(04729)大學語文”各課重點講義(20)
  一、文章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特點
  《秋夜》是魯迅散文詩集《野草》的第一篇,發(fā)表于1924年12月。作者當時在北京,正和北洋軍閥黑暗統(tǒng)治及封建統(tǒng)治進行著堅韌的戰(zhàn)斗。這篇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贊頌抗擊黑暗、追求光明的戰(zhàn)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遠的特點,啟發(fā)讀者無限的聯(lián)想。
  運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特點。作品寫秋夜在后園和室中的所見、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創(chuàng)造了天空、棗樹、小粉紅花、小青蟲等具有深刻意蘊的象征性形象。對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過于指實,但其褒貶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與作品的意義指向是十分明確的。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間生靈與美好事物的虐殺者,顯然是黑暗暴虐勢力的象征。它冷漠、兇險而狡黠,又色厲內(nèi)荏,作者對它的態(tài)度既憎恨又蔑視。小粉紅花在秋夜的寒氣中瑟縮地做夢,它是作為遭受蹂躪卻還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棗樹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開頭關(guān)于兩棵棗樹的重復修辭手法的獨到運用,意在對后面關(guān)于棗樹的描寫進行鋪墊。棗樹的蒼勁挺拔,無情無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決不罷休的堅韌的戰(zhàn)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詩意寫照。文章最后的小青蟲的形象,小得可愛、可憐,卻為追求光明而不惜獻出生命,精神上與棗樹暗相呼應(yīng)。文章以對小青蟲的“敬奠”作結(jié),含義深長。作者身處長夜,既決心與黑暗勢力誓死戰(zhàn)斗,又深感這一斗爭的艱險與悲壯,這正是他當時的復雜心態(tài)的真實表達。(注意)

  二、文章的另一個藝術(shù)表現(xiàn)特點
  《秋夜》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的另一個特點是意境營造。作者用冷雋峭拔的語言,著力渲染蕭瑟森然、幽遠清寂的秋夜氛圍。在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蘊藉又強烈地表達了一個既彷徨又執(zhí)著的孤獨的求索者的心緒。
熱門資料下載:
<
自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育路網(wǎng)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án)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yīng)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quán)屬證明及詳細侵權(quán)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
自考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熱點專題
 
 自考熱點關(guān)注
                        MORE>>
學員報名服務(wù)中心: 北京北三環(huán)西路32號恒潤中心18層1803室(交通位置圖
咨詢電話:北京- 010-51268840/41 傳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網(wǎng)-中國新銳教育社區(qū): 北京站 | 上海站 | 鄭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顧問:邱清榮律師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權(quán)所有| 京ICP證1004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