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熱點之歷史篇5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0-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對外貿易
秦漢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
(1)絲綢之路
西漢時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開始發(fā)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運到西亞、大秦。絲綢之路的路線,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fā),經過河西走廊,然后分為兩條路線:
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今埃及亞歷山大)。另一條出玉門關,經樓蘭、商昌、龜茲,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經撒馬爾罕,至馬什哈德(伊朗),西通歐洲。
另據專家考證,在浙江良渚遺址出土的距今5000年的玉琮,及河南殷墟出土的商代玉器,其皆為新疆和田玉及青海昆侖玉,可見中國東西部經貿交流的歷史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絲綢之路上保留至今的文明遺跡有甘肅的陽關、莫高窟,新疆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樓蘭遺址等。
(2)海上絲綢之路
秦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初步形成。西漢朝廷派出繹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易開發(fā)的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里蘭卡等地。海上絲路起于秦漢,興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達到頂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番禺(今廣州)、登州(今煙臺)、揚州、明州(今寧波)、泉州、劉家港等。
唐代對外貿易興盛。唐都長安是亞洲經濟文化中心。對外貿易經陸路和海路與亞洲、歐洲各國往來。唐政府在廣州設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這一時期貿易的重點是亞洲,交往對象主要是朝鮮、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南宋造船業(yè)進步,羅盤針應用于航海,對外貿易大大發(fā)展,對外貿易東達日本、朝鮮,西至非洲一些國家。元朝對外貿易更加繁榮
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記載了這段繁華的歷史。
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促進了明朝海上貿易的發(fā)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實行閉關政策,古代對外貿易開始進入蕭條時期。
1840年,英國用海軍的炮火打開中國的大門,半殖民地的中國,對外貿易伴隨著屈辱。
民國時期,上海和廣州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東方都市。
1949年新中國成立,美國等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中國實行經濟封鎖。
1978年改革開放,先后設立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qū)和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建設浦東開發(fā)區(qū)。1992年鄧小平南巡,提出要加快改革開放。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1世紀前十年中國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新航路的開辟:
1487~1488年迪亞士遠航非洲南部,發(fā)現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皇室支持下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
1497~1498年,達•伽馬開辟了通往印度的航線。
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人類首次環(huán)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