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醫(yī)溫?zé)岵∽C治(二):衛(wèi)分證
來源:網(wǎng)絡(luò)發(fā)布時間:2009-12-04
衛(wèi)分證是溫?zé)岵〉某跗陔A段,病位多在皮毛、鼻、肺。其特征是: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舌苔薄白,脈浮兼數(shù)等。由于發(fā)病季節(jié)、氣候、病邪性質(zhì)及人體抵抗力不同,常見以下五種類型:
�。ㄒ唬╋L(fēng)溫表證
主證:身熱惡風(fēng),頭痛咳嗽,口渴,脈浮數(shù),舌紅苔白。可見于某些流感、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氣管炎及急性傳染病的早期。
分析;外感風(fēng)溫,邪犯肺衛(wèi)、衛(wèi)外失司,郁于肌表,故見身熱惡風(fēng),風(fēng)為陽邪,上巔傷及陽絡(luò)而見頭痛;溫邪襲肺,肺氣不宣,邪熱內(nèi)擾,則咳嗽口渴;邪淺在表又為溫邪,故見脈浮數(shù)、苔白舌紅等。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
方藥:銀翹散加減
銀花連翹野菊花(清熱透表);薄荷荊芥淡豆豉(辛涼解表);桑葉桔梗牛蒡子杏仁甘草(宣肺止咳);竹葉蘆根(生津止渴)。
�。ǘ┦顪乇碜C
主證:頭痛微惡寒,身重脘悶,肌膚灼熱,無汗,口干不欲飲,胸悶咳嗽,脈洪或濡數(shù),舌紅、苔微黃膩。見于某些流感、感冒、乙型腦炎、中暑等病的早期。
分析:夏日避暑納涼,表寒外束,暑邪內(nèi)遏,陽氣不伸,故見頭痛、微惡寒、身重脘悶;暑多兼濕,故口干不欲飲,暑為陽邪,故見脈洪、舌紅、苔微黃膩;暑溫束表,腠理閉塞,陽氣不得外泄,故見肌膚灼熱無汗;肺失清肅,故胸悶咳嗽。
治法:透表解暑
方藥:新加香薷飲加減
銀花連翹扁豆花(辛涼透表、清熱);厚樸香薷(祛暑化濕)。
�。ㄈ駵乇碜C
主證:頭痛脹重,惡寒不甚,身重困倦,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狀若陰虛。苔白不潤,脈弦細(xì)而濡。見于某些感冒、胃腸型流感,腸傷寒、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泌尿系感染等病的早期。
分析:濕溫外侵,濕閉表陽,故見頭痛脹重、惡寒不甚;濕著肌表則身重倦怠、面色淡黃;濕結(jié)于中焦,則見胸悶不饑、苔白;濕遏熱伏,故見午后身熱、狀若陰虛。
治法:芳香化濕,宣肺透表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
藿香厚樸大腹皮(芳香化濕、消滯);桔梗白芷杏仁(宣肺透表);陳皮半夏茯苓白術(shù)甘草(理氣健脾)。
(四)秋燥表證
主證:頭痛身熱,惡寒無汗,口干不甚思飲,舌苔薄白而干,唇裂、咽干,干咳少痰,皮膚干痛,脈浮細(xì)數(shù)�?梢娪谀承┝鞲�、感冒、自喉、支氣管炎等病的早期。
分析:秋涼束表,致肺失清肅面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塞;秋燥傷津,故見干咳少痰、口干、鼻干、舌干、皮膚干痛等。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潤燥
方藥:桑杏湯加減
桑葉前胡蘇葉淡豆豉(辛涼解表);杏仁浙貝母沙參梨皮梔子(宣肺潤燥)。
�。ㄎ澹╋L(fēng)寒表證
主證: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痰自清稀,日不渴或渴不欲飲,小便清長,苔薄白,脈浮緊。可見于流感、感冒、哮喘、支氣管炎等病。
分析:風(fēng)寒之邪,侵襲肌表,寒為陰邪,其性凝滯,衛(wèi)外陽氣郁遏,毛竅閉塞,故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酸痛,寒邪由口鼻入肺,故鼻塞流涕、咳嗽、痰白清�。粌�(nèi)有寒濕,故不渴,小便清長,苔薄白、脈浮緊均為風(fēng)寒在表之征。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麻黃湯加減
麻黃白前杏仁甘草(辛溫解表、宣肺平喘);桂枝(發(fā)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