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海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dá)高分突破(十)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聲音雜亂,吵鬧;“鼓噪”古代指出戰(zhàn)時擂鼓吶喊,以張聲勢,今泛指喧嚷。
2、觀察、觀測:前者指仔細(xì)察看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后者指(1)觀察并測量(天文、地理、氣象、方向等)(2)觀察并測度(情況),如:觀測敵情。
3、國事、國是:前者指國家大事,后者指國家大計,國家的大政方針。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卻不一定,比如較具體的事務(wù),就不能用“國是”。
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5、化裝、化妝:“化裝”有兩個意思:(1)假扮;(2)指演員為了適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飾容貌。“化妝”的含義:(1)特指藝術(shù)范疇,適用對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過修飾、打扮而改變原來面貌的意思。該詞義與“化裝”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妝,有用脂粉等妝飾品修飾容顏,使容貌美麗的意思。前者側(cè)重于裝扮,后者側(cè)重于打扮。
6、含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確、不清晰;(2)不認(rèn)真、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7、侯、候:“侯”,可以指統(tǒng)屬于天子的國君,秦漢以后,“侯”也指僅次于王的爵位;古時士大夫間也常以“侯”作為尊稱,“侯”相當(dāng)于今天的“君”。“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問好”,還可指隨時變化的情狀,如“時候”“氣候”“火候”等。
8、痕跡、蹤跡:前者指(1)物體留下的印記;(2)殘存的跡象。后者指行動所留下的痕跡,重在行動后留下的。
9、合計、核計:前者指(1)盤算,商量;(2)合在一起計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10、煥發(fā)、激發(fā):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興奮。
【責(zé)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