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選擇題 1.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這是因為生產方式( ) A.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B.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C.它決定著社會制度的性質 D.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 2.下列社會意識形式屬于上層建筑的有( ) A.形式邏輯 B.哲學 C.美學 D.語言學 3.人口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在于( ) A.一定數量的人口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 B.人是社會的主體,是社會活動的承擔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fā)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制約 4.生產工具是勞動資料中最主要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 ) A.它在人們改造勞動對象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直接的作用 B.是生產中的“骨架”“肌肉” C.它決定勞動資料其他因素的發(fā)展狀況 D.它不僅是勞動資料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而且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物質標志 5.古猿構筑巢穴和用石塊、木棒覓取食物的活動是( ) A.生產勞動 B.包含勞動的萌芽 C.對自然的改造 D.動物的本能 6.人類當今面臨環(huán)境問題主要指( ) A.空氣污染嚴重 B.世界性水源危機 C.森林慘遭毀滅性破壞 D.生物物種的不斷減少 7.意識形態(tài)與非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形式的本質區(qū)別中,正確的是( ) A.是不是反映經濟基礎 B.是不是具有階級性 C.是不是帶有階級性的一整套社會觀念體系 D.是不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 8.馬克思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句話的含義是( ) A.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現(xiàn)實基礎 B.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內容 C.實踐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D.實踐是人類社會和人的存在方式 9.復雜的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往往存在三種不同的體系( ) A.反映該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并為其服務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 B.反映已被消滅的舊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識形態(tài)殘余 C.反映現(xiàn)存社會里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并為建立新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務的新的意識形態(tài) D.語言文字等公共服務體系 10.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是( ) A.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B.事物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 C.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D.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 11.據報載,北京市××區(qū)開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動,通過文化資源孕育文明、群眾文化哺育文明、文化興區(qū)培育文明等三種途徑,營造文明城區(qū)。這是因為 A.文化和文明是沒有區(qū)別的 B.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構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 D.文化進步程度與文明發(fā)展水平是同步的 12.下列事物中,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范疇的有( ) A.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 B.人們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自然資源 C.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D.人們實踐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 13.一位日本首相說過:“在日本,政府是船長,財界是羅盤,船長始終按羅盤指引的方向前進的。”這段話表明( ) A.資本主義政治是其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 B.資本主義國家實質是資產階級專政 C.資產階級政府只代表資產階級利益 D.資本主義國家的權力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14.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公德是( ) A.具有法定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 B.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 C.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起點 D.協(xié)調階級關系的基本原則 15.國家的職能表現(xiàn)在( ) A.政治職能、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 B.組織國防,防御外來的侵略和顛覆 C.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D.調整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保護本國的根本利益。 三、分析題 1.試述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并說明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試述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文化的本質和功能的基本觀點,分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3.結合我國的人口狀況說明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質的原理。 4.在國際格局的變動中抓住機遇,擴大開放,有利于我國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壯大社會主義經濟,有利于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外開放也會有風險,資本主義腐朽的東西會趁機而入。 只要堅持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確保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政權握在人民手里,精神文明建設就能在改革開放中健康發(fā)展。 請運用哲學常識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述問題:結合材料說明應當如何正確認識對外開放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xiàn)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的?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國有和集體企業(yè)下崗職工近1000萬人,每年新增勞動力800多萬人,社會失業(yè)人員570多萬人�!笆濉逼陂g,我國將把失業(yè)率控制在5%以下。 按國際通行的標準,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10%以上,就屬于人口老齡化社會。199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達到10.12%.預計2010年,這一比重達到12.37%,2026年,達到20.37%. 材料2 在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下,職工的社會保障完全由企業(yè)來承擔,使企業(yè)負擔過重。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必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央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總目標是: “建立獨立于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guī)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經濟現(xiàn)象?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談談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總目標? �。�2)運用所學政治理論有關知識說明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3)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談一談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四、新增考點突破 1(多選)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包括( ) A.社會經濟結構 B.社會政治結構 C.社會觀念結構 D.上層建筑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四)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六)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