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考高起點語文真題解析(試卷三)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1-06-15
三、(25分)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5題。
什么叫做聯想呢?聯想就是見到甲而想到乙。甲喚起乙的聯想通常不外乎兩種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質上相類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高節(jié)之士;或是甲和乙在經驗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螢火蟲,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蘇東坡。類似聯想和接近聯想有時混在一起,“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兩句詞就是很好的例子。詞中主人何以“記得綠羅裙”呢?因為羅裙和他的歡愛者相_____________;他何以“處處憐芳草”呢?因為芳草和羅裙的顏色相____________.
意識在活動就是聯想在進行,我們差不多時時刻刻都在聯想。聽到聲音知道說話的是誰,見到一個詞知道它的意義,都是起于聯想作用。聯想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如果沒有它,知覺、記憶和想象都不能發(fā)生,因為它們都得根據過去的經驗。由此可知聯想的作用廣泛。聯想有時可用意識控制,作文構思時或追憶一時記不起的過去經驗時,都是勉強把聯想擠到一條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數情境之中,聯想是自由的,無意的,飄忽不定的。聽課讀書時本想專心,而打球、散步、吃飯種種意象總是不由自主地闖進腦里來,失眠時越怕胡思亂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亂想。這種自由聯想好比水流溫,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牽絆,未登九天,已入黃泉。由此可知聯想的散漫飄忽。
聯想的性質如此。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
在音樂方面,聯想的勢力更大。多數人在聽音樂時,除了聯想到許多美麗的意象之外,便別無所得。他們歡喜這個調子,因為它使他們想起清風明月;不歡喜那個調子,因為它喚醒他們以往的悲痛的記憶。鐘子期何以負知音的雅名?因為他聽伯牙彈琴時,驚嘆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頎在胡笳聲中聽到什么?他聽到的是“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白樂天在琵琶聲中聽到什么?他聽到的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蘇東坡怎樣形容洞簫聲?他說:“其聲鳴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婺婦。”這些數不盡的例子都可以證明多數人欣賞音樂,是欣賞它所喚起的聯想。
就廣義說,聯想是知覺和想象的基礎,藝術創(chuàng)造不能離開知覺和想象,因此就不能離開聯想。但是我們通常所謂聯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輾轉不止的亂想。就這個普通的意義說,聯想是妨礙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在美感經驗中我們聚精會神于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上面,聯想則最易使精神渙散,注意力不專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遷到許多無關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審美時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領略芳草的情趣;在聯想時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羅裙,又想到穿羅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羅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復在芳草了。
聯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說,一幅畫的內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觀者都不聚精會神于畫的本身而任意聯想,則甲可以聯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聯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這些聯想縱然有時能提高觀者對于這幅畫的好感,畫本身的美卻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畫所引起的美感則反因精神渙散而減少。
11、根據第一段的文意,依次填入橫線處的應該是哪兩個詞語?(4分)
正確答案:接近 類似
名師解析:文章首先闡述了聯想的兩種類型:類似聯想和接近聯想。“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是在舉例說明:詩人“記得綠羅裙”,是因為記得穿綠羅裙之人,二者緊密相連。這是接近聯想,應答:“接近”。 詩人“處處憐芳草”,是因為“芳草”和“羅裙”都是綠色,由“羅裙”想到“芳草”,這是類似聯想。應答:“類似”見學校講義。
12、第三段開頭“聯想的性質如此”是對上文的總結,請從第二段中找出聯想性質的兩個方面。(每個方面不超過四個字)(6分)
正確答案:作用廣泛 散漫飄忽
名師解析:從題中看,第三段開頭“聯想的性質如此”是對上文的總結,要求從第二段中找出聯想性質的兩個方面。這就給我們找出了答題的方向,在第二段中很快就找到兩個并列的句子:“由此可知聯想的作用廣泛”和“由此可知聯想的散漫飄忽”。再根據“每個方面不超過四個字”的要求,得出答案:“作用廣泛”、“散漫飄忽”。
13、第四段中的“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都是詩人通過聯想對音樂的描繪,但前者突出的是__________感受,后者突出的是________感受。(6分)
正確答案:視覺 聽覺
名師解析:這段是指在音樂方面,聯想的作用。前一句“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寫詩人李頎聽琴的感受,琴聲忽縱忽收,就像空廓的山間,百鳥散而復聚;曲調低沉時,就像浮云滿天;曲調悠揚時,又如云開日出。這段強調的是,讀此詩帶給人美好的視覺享受。而后一句,白居易在琵琶聲中聽到什么?他聽到的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寫重點琵琶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出,又如鐵騎沖出、刀槍齊鳴。使人身臨其境,如聽其聲。因此答:“視覺”和“聽覺”。
14、在第五段中,作者一方面認為藝術創(chuàng)造離不開聯想,一方面又說聯想是妨礙美感的,這是否矛盾?理由是什么?(4分)
正確答案:不矛盾 前者特指藝術聯想,后者是指通常所謂的聯想(或“普通意義的聯想”)
名師解析:縱觀全段,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是聯想是知覺和想象的基礎,藝術創(chuàng)造不能離開知覺和想象,因此就不能離開聯想。這是把藝術創(chuàng)造和聯想結合在一起說的,就可以答“藝術聯想”。二是指通常所謂聯想,即輾轉不止的亂想。就這個普通的意義說,聯想妨礙美感,最易使精神渙散,注意力不專一,旁遷到許多無關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因此,根據第二點可以答“通常所謂聯想”,或“普通的意義的聯想”。
15、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通過舉例意在說明“聯想大半是偶然的”,請你也舉個和藝術作品相關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5分)
參考答案:文章最后一段說,聯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看畫,我們可由齊白石的畫中的“白菜”、“大蝦”聯想到市井生活,也有人聯想到那幅畫不菲的價格;還可由徐悲鴻畫中的“奔馬”, 有人會聯想到萬馬奔騰的場面,也有人會聯想到中國人崇尚的龍馬精神。而這一切,都是偶然聯想到的,可充分證明這一觀點。
名師解析:本題要求考生通過舉例說明“聯想大半是偶然的”,并且要求舉個和藝術作品相關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這題可以自由發(fā)揮,只要舉例正確就可得分,見學校名校班講義。
P11——P15題點評:這篇社科文,重點講述了聯想的類型,聯想的性質以及聯想帶給人的享受。P11題考查的是聯想的兩種類型:類似聯想和接近聯想。較簡單。P12題考查的是聯想的性質,而且指向性很強,容易找到。P13題的第一問,應該是這道題的難點,段中舉的例子是指聽覺的感受,而詩中卻由聽覺轉換成視覺。答“視覺”才是正確答案。
P14題考查的是“藝術聯想”和“普通意義的聯想”的區(qū)別,答案是明擺著的,相對較容易。P15題考查的是,考題規(guī)定文中的某一觀點。自由發(fā)揮,舉例證明觀點,只要舉例正確就可得分�?傊�,今年的試題難度適中,和2009年的考題相比,難易程度相當。
業(yè)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