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社科院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中心的帶頭人厲無畏先生,因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理論研究和推廣而聞名學術界和產業(yè)界。他的團隊近年來不僅出版了多種專著,完成了多項委托的調研課題,還推出了《創(chuàng)意產業(yè)》雜志,并獲得了“2008中國創(chuàng)意產業(yè)推動獎”。
何以取得如此的成績?原因之一,就是厲無畏先生一直倡導他的團隊“快樂工作”。他常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話語教育團隊成員,并經常告誡大家“要寬容待人處事”,從而使大家擰成一股繩,愉快而勝任。
這個經驗很值得借鑒與推廣。一個單位、一個團隊,能“快樂工作”,實屬難能可貴。而要做到這一點,說易行難。在一些單位有人對工作雖是“知之”,但卻出于“糊口”的目的;有的人雖對工作“知之”也“好之”,但當遇到一些個人利益未滿足時,便心灰意懶,打不起精神;有的人干得還可以,但人際關系搞得緊張,影響了工作進展。凡此種種都表明,這些單位尚未使大家達到對工作的“樂之”狀態(tài)。也就是說,還沒有從心底里熱愛這項工作、醉心于這項工作;還沒有那么一股子不把工作搞好誓不罷休的勁頭。相反倒是被一些不必要的攪擾給分散了。
要形成“快樂工作”的氛圍,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像厲無畏先生倡導的——凡事都要有寬容的態(tài)度。有了這種態(tài)度,就能妥善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將大家的心思引導到工作上來,進而實現“快樂工作”。
人們都知道,個人的坎坷、遭遇;工作中的摩擦、矛盾,在任何人、任何單位都在所難免。怎么辦?以寬容心態(tài)對待之。厲無畏先生本人曾經歷過長時間的坎坷,由于父親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受到迫害,母親精神被壓垮,16歲的他擔當起養(yǎng)家的重任。他在多處當過臨時工,吃了不少苦頭。對于這些,厲無畏從不耿耿于懷,而是以詩句“忘卻西風一臉霜”面對之。對工作中的摩擦、矛盾,他歷來主張“不要隨便扣帽子,只要對社會無害,就應該寬容。”在他的精神鼓舞、激勵下,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寬容的環(huán)境,大家都很快樂地工作著,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
相形之下,我們有些單位、有些團隊很缺乏這樣的精神風貌。人心不齊、矛盾多出、工作平平、了無業(yè)績,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人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不能正確對待他人,在不少問題上沒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由此泛濫開來,哪還談得上“快樂工作”呢?
“快樂工作”,人皆向往之。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家如能對人對事有寬厚之心、有寬容之態(tài),那“快樂工作”的道路就鋪平了,“快樂工作”的氛圍就形成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