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來說幾句】【我要投稿】【推薦給好友】【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
||||||||||||||||||||||||||||||||||||||||||||||||||||||||
近年來,考研熱持續(xù)不退,約有四分之一的本科畢業(yè)生選擇考研。但是考研是不是最適合自身發(fā)展的理性選擇,需要認真考慮。下面就是考研存在的幾個誤區(qū): 逃避就業(yè) 讀研與工作,是大學生根據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需求進行人生規(guī)劃的兩個重要的前進方向。但是現在這種理想選擇界限模糊了。工作不好找,找到的工作工資低,就業(yè)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這已經成為學生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面對這種情況,延緩就業(yè)或者逃避就業(yè)轉而考研,希望通過讀研來增加未來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的砝碼,成了很多同學一種無奈的選擇。 考研學術意義淡漠 現在研究生的培養(yǎng)方向大體上分為學術和職業(yè)兩種不同傾向。就目前研究生的培養(yǎng)模式來看,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占大多數。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目的不排除為進一步的職業(yè)訓練做準備,但更重要的還是培養(yǎng)新的學術梯隊。就讀研的初衷而言,考研大軍里因為學術而進取的能有多少人?這給準備考研的同學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選擇職業(yè)型還是學術型。 考研無意識 當市場上的本科畢業(yè)生一夜之間出現過剩,就業(yè)得不到保障時,大家紛紛轉而考研,為求得一紙碩士文憑而再戰(zhàn)幾年。辛辛苦苦等到找工作的時候,看上的用人單位開出的條件卻是非博士不招。這種怪現象,使得原本就存在的考研無意識更為加劇。 急功近利 這是考研的衍生品。諸如考研輔導班、考研輔導用書等等,就其初衷而言,的確為考生在準備復習的過程中提供了某種支持,但是,真正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技能的獲得和學術的訓練已經被純粹功利的考試技巧甚至是押題等所替代。這種情況的塵囂日上,加上考研熱度不減,導致很多學生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開始為考研在做準備。甚至還有考生指望臨考前通過報幾個輔導班就能迅速提高成績,忽視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積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