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昔直播官方版-奶昔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奶昔直播安卓版本免费安装

育路教育網(wǎng),權(quán)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7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 時間:2010-12-13 09:25:05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7”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zhì)和過程

    一、單項選擇題Ⅰ: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比較符合題意的。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zhì)是A.主體對各種認識要素的建構(gòu)B.主體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反映C.主體對客體本質(zhì)的內(nèi)省D.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的本質(zhì)首先,如何理解認識的本質(zhì),這是認識論的關鍵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引入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從認識與實踐、主體與客體的多重矛盾關系的統(tǒng)一中把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科學地揭示了認識的本質(zhì),指出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于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其次,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xiàn)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提出了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而且揭示了這種能動反映的基礎和機制,這就是實踐。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正是由于實踐不僅能把客觀的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nèi)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nèi)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映性和創(chuàng)造性結(jié)合起來。

    A項“主體對各種認識要素的建構(gòu)”和D項“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是能動反映必要途徑和內(nèi)在環(huán)節(jié)。C項“主體對客體本質(zhì)的內(nèi)省”完全違背了能動的反映論的原則。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3頁。

    2.一切唯物主義認識論都是A.實踐論B.反映論C.構(gòu)建論D.創(chuàng)造論3.認識的本質(zhì)是主體對A.人的心靈活動的內(nèi)省B.客觀事物的直觀反映C.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D.對客體的選擇和重構(gòu)[命題分析] 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的本質(zhì)。

    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人的頭腦對客觀世界的能動的反映,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認識的本質(zhì)的理解。它的具體內(nèi)涵包括:其一,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認識的目的是在觀念中再現(xiàn)和揭示客體固有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和規(guī)律;其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不是直觀的、消極的、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積極地、逐步深入的過程。反映和能動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理解的認識的兩個基本的規(guī)定。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nèi)學術界曾經(jīng)就認識的本質(zhì)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者自覺吸收了當代自然科學的成就,揭示了“反映”的復雜性、曲折性和多層次性,從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研究,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們試圖以“選擇”、“建構(gòu)”、“創(chuàng)造”等等代替“反映”來界定認識的本質(zhì)的觀點是不可取的。“選擇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它不是客體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在人腦中的反映,使主體積極地、能動地對客體進行選擇和改造的結(jié)果。“建構(gòu)論”認為,認識不是主體刻板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結(jié)果,而是以主體的智力結(jié)構(gòu)為中介,把認識對象納入自己的結(jié)構(gòu)中,從而達到對對象的理解。“創(chuàng)造論”認為,認識的本質(zhì)在于創(chuàng)造。認識活動的實質(zhì)就是在主觀之內(nèi)創(chuàng)造主觀之外的客觀事物。但是“選擇”、“建構(gòu)”、“創(chuàng)造”等等其實都是“反映”的不同形式、要素和環(huán)節(jié),是主體“能動性”的體現(xiàn),即使把它們?nèi)空掀饋硪矝]有窮盡“反映”的所有形式、要素和環(huán)節(jié),更不可能用其中一種去代替“反映”。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但并不是所有的唯物主義認識論都是實踐論,比如舊唯物主義,但所有的唯物主義認識論都是反映論,因此第2題的正確答案選B。3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3頁。

    4.“在我們的視野的范圍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一觀點屬于A.形而上學觀點B.唯心主義觀點C.可知論觀點D.不可知論的觀點[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可知論與不不知論觀點的辨別。

    “存在”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哲學范疇,有兩個基本含義:(1)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相對于思維而言,是指物質(zhì)。辯證唯物主義在回答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時,通常將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識、思維之外并且不依賴于它們的客觀實在。這種意義上的存在與物質(zhì)是同義詞。(2)在特定的情況下,相對于非存在,即無,存在這個概念指的是“有”。這時,存在既包括物質(zhì)現(xiàn)象也包括精神現(xiàn)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批判杜林運用這種意義的存在代替物質(zhì)從而主張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時指出:“世界的統(tǒng)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盡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統(tǒng)一性的前提,因為世界必須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統(tǒng)一的。在我們的視野的范圍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世界的真正的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zhì)性,而這種物質(zhì)性不是由魔術師的三兩句話所證明的,而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的和持續(xù)的發(fā)展所證明的。”

    物質(zhì)世界不僅是獨立于人與人的意識之外而存在著的,而且是無限地存在著的,它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因此,對物質(zhì)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狀態(tài)的認識依賴于實踐和觀察,是一個無限的“懸而未決”的反復過程。對我們視野之外物質(zhì)狀態(tài)的認識,只有不斷地擴大我們的實踐范圍,才能不斷地解決,使得人的認識不斷豐富。這個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處于不斷解決的過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尚未認識的東西,沒有絕對不可能認識的東西。恩格斯的這一觀點是包含著認識相對性、無限性的可知論觀點。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3頁。

    5.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所見所思往往各不相同,這說明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B.意識不受認識客體的制約C.意識受主體狀態(tài)的影響D.意識的內(nèi)容和形式是主觀的[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意識的個體差異。

    意識的個體差異,指不同的人對同一對象或同一客觀過程的反映,在反映的速度、反映的內(nèi)容和反映的程度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意識的個體差異使意識帶有明顯的主觀的印記。造成意識個體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質(zhì)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實踐方面的原因,如實踐經(jīng)驗、社會環(huán)境、階級立場、原有的認知定勢或結(jié)構(gòu)等,其中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后天實踐的不同。無論是由于人們生理素質(zhì)的差異,還是由于社會經(jīng)驗、經(jīng)歷的不同,個體意識的差別雖然是主觀的,但其產(chǎn)生根源卻是客觀的。這些差異都可以而且必須用物質(zhì)的過程(社會的和生理的)去說明。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3頁。

    6.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主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系對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過程進行時、空度量,所得的結(jié)果可能不一樣。在認識論上來說是A.真象和假象的區(qū)別所造成的B.現(xiàn)象和本質(zhì)的矛盾所造成的C.認識中介的變化所造成的D.由于主觀認識的錯覺所造成的[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中介對認識結(jié)果的影響。

    認識的中介是認識活動中居于主體和客體之間,把二者現(xiàn)實地連結(jié)起來,使認識活動得以進行的各種手段、工具和媒介的總稱,它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中介的構(gòu)成十分復雜,它既包括作為主體認識器官放大和延長的各種物質(zhì)手段,如望遠鏡、顯微鏡、遙感器等感知觀察工具,以及計算器、電子計算機等運算思維工具,同時也包括語言中介、知識中介、信息媒介等各種非實體性的認識手段,并且還包括運用和操作這些工具、媒介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地說,實體性的認識手段可看作硬件型的認識中介,而非實體性的認識手段可視為軟件型的認識中介。因此,認識的中介本身就構(gòu)成一個具有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的復雜系統(tǒng)。認識的中介不是凝固不變的,它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提高和發(fā)展,它是不同時代人類認識活動水平和認識活動方式的客觀標志。由于現(xiàn)代人類認識不斷向宏觀和微觀兩個領域擴大和深入,對認識中介的要求和依賴也就越來越強。認識中介系統(tǒng)的發(fā)展一方面使主體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主體對客體的把握更具間接性和復雜性,從而產(chǎn)生了以往時代所沒有的新的矛盾,認識活動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相對獨立性、因此,重視并研究認識中介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功能,研究人類認識方式的進化和發(fā)展,已經(jīng)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題目中,主體通過“參照系”來認識客體,進行認知活動,但是“參照系”這一認識中介的選用不同,產(chǎn)生了不同的認識結(jié)果,這正突出了認識中介在認識中的重要作用。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4頁。

    7.馬克思主義之前的一切認識論都沒有正確解釋清楚認識的本質(zhì)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于客體的能動的反映”,其根本原因是A.不懂得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B.否認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C.不懂得實踐是認識的基礎D.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觀在認識本質(zhì)揭示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之前,對認識本質(zhì)的理解大體有三種觀點,即唯心主義先驗論、不可知主義的懷疑論和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反映論。

    唯心主義先驗論從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基本立場出發(fā),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認識路線,否認認識的對象是物質(zhì)世界,認為認識是一種主觀自生的、不受物質(zhì)決定的東西。其根本的錯誤就在于把認識封閉在主觀精神的圈子之內(nèi),否認實踐是認識的客觀來源,實際上取消了認識能夠通過主觀反映客觀的問題。

    不可知主義的懷疑論,把人的認識看作是一種不能證明其對錯,不能證明其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東西。西方近代不可知論的代表人物是休謨和康德。不可知論對人的認識活動及其成果采取懷疑主義的態(tài)度,實際上也取消了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認識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的問題。

    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反映論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認為客觀事物存在于人的頭腦之外,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但是,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是一種直觀映射論,其特點是把認識的主體看作是一種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認識者消極、被動地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引入認識論,不僅駁倒了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輪的缺陷,創(chuàng)立了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2頁。

    8.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的比較本質(zhì)和比較切近的基礎,正是認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這里“基礎”指的是A.實踐B.認識C.價值D.審美[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基礎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提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而且揭示了這種能動反映的基礎和機制,這就是實踐。實踐是主體——客體結(jié)構(gòu)中的一種基本的功能關系,它表現(xiàn)為主體借助工具與客體發(fā)生實際的、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是把主體和客體真正聯(lián)系起來的中介。認識之所以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正是由于實踐不僅能把客觀事物提供給主體作為其認識的內(nèi)容,而且能為主體提供加工、改造客體內(nèi)容的認識模式,從而把認識的反映性和創(chuàng)造性統(tǒng)一起來。正因為此,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的比較本質(zhì)和比較切近的基礎,正是認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顯然,“人的思維的比較本質(zhì)和比較切近的基礎”指的就是實踐活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4頁。

    9.恩格斯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整個流體靜力學(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紀和17世紀意大利治理山區(qū)河流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這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B.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惟一標準C.所有科學的成果都直接來源于實踐的需要D.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人類認識之所以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且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是因為科學研究的人物一般說來是圍繞著人類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認為的那樣,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古代的科學,首先取決于當時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17、18世紀自然科學的興起,取決于歐洲當時生產(chǎn)技術蓬勃發(fā)展的要求。實際需要刺激了科學的發(fā)展,科學從實際需要中產(chǎn)生出來。現(xiàn)代科學研究有較大的相對獨立性,它探索的課題有時并不直接來自實踐的需要。然而,就是在這種研究中,人們?nèi)匀恢匾曀〉玫某晒哂泻畏N實際的意義。實際上,大多數(shù)科學研究課題,都是由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實踐需要所決定的。人類實踐的不斷發(fā)展,必然不斷提出新的問題,這就迫使人們不斷進行研究、認識和解決,從而滿足實踐的需要。因此,實踐的發(fā)展就成為認識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的直接動力。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1頁;《大綱解析》第36頁。

    10.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這句話的意思是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C.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D.實踐是認識的歸宿

    11.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在比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的降落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結(jié)論。這件事說明A.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B.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惟一標準C.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D.實踐是認識的惟一來源[命題分析] 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惟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惟一標準,是指任何認識是否正確只有通過實踐來判定。它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真理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在于它的客觀性,只有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認識才是真理。檢驗一種認識、一種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就是檢驗它同客觀實際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lián)系起來并加以對照,除此別無他法。

    思想、觀念、理論和客觀事物本身都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因為,前者停留在純粹的主觀范圍內(nèi),后者不依賴于人的認識而獨立存在,所以二者都不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lián)系起來加以對照,都無法檢驗、判定某種認識、理論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只有社會實踐才能滿足真理本性的要求,充當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是因為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動,具有直接的現(xiàn)實性。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把主觀認識變成客觀現(xiàn)實,把思想、理論在客觀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出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用實踐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往往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10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11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1頁;《大綱解析》第36頁。

    12.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fā)展起來。”這句話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實踐是認識的動力C.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表現(xiàn)在:首先,變化發(fā)展著的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并提供解決認識課題的經(jīng)驗材料,推動人們?nèi)ミM行新的研究、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其次,實踐的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造出日益完備的新的認識手段和認識工具,不斷突破人的感官局限,使人的認識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拓展。比較后,實踐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使得人們的認識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實踐促進語言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促進人們的感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提高了人的思維能力。

    題干中“人的智力”屬于認識范疇,“改變自然界”,指的是實踐活動。顯然,題干的意思不是講認識的來源問題,也不是講“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是說“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而是說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認識能力。人對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歷史地變化、發(fā)展的。實踐發(fā)展的程度決定認識的廣度與深度,即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1頁;《大綱解析》第36頁。

    13.列寧在談到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時指出:“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這句話說明A.有些真理無法通過實踐來檢驗B.實踐標準的形式具有多樣性C.實踐標準是不確定的D.實踐標準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14.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其不確定性是因為:A.實踐主體的素質(zhì)的差異B.實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C.社會實踐總要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D.實踐受到實踐主體的認識水平的制約[命題分析] 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jīng)驗批判主義》一書中首次提出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就是實踐標準的絕對性、無條件性。它強調(diào)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是確定不移的,凡是在實踐中被證明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凡是被實踐推翻的見解就是謬誤。盡管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具有相對性,盡管今天的實踐還不能完全證實證偽一切認識,但是相對真理中包含有絕對真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就是實踐標準的相對性、條件性,它強調(diào)的是辯證的理解實踐標準,不能把它絕對化。一定歷史階段上的具體實踐,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證實或推翻現(xiàn)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論;因為客觀世界是變動發(fā)展的,實踐也在隨之不斷發(fā)展,因而實踐的檢驗不是一次性的,即使是那些已經(jīng)被過去的實踐所檢驗對化的錯誤,與一切形而上學劃清界限。

    總之,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tǒng)一,是相對和絕對的統(tǒng)一。13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14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1頁;《大綱解析》第43頁。

    15.孔子說:“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這句話的認識論含義是A.強調(diào)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B.強調(diào)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作用C.認為認識可以脫離實踐而存在D.認為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彼岸性。認識正確與否,在主觀自身中是得不到解決的,認識對象同樣也不能直接回答這一問題,只能靠實踐,將主體見之于客體,才能對結(jié)果進行檢驗。與實踐相符的,則是正確的;與實踐相悖的,則是錯誤的。“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這是孔子在知行觀方面的典型觀點,強調(diào)行(實踐)在檢驗“言”(認識)中的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1頁;《大綱解析》第43頁。

    16.生活中人們常常使用“眼見為實”,對“眼見為實”的哲學評價正確的是A.它肯定感性認識的正確認識B.它是人們長期積累的正確的間接經(jīng)驗C.它證明了凡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D.它否認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眼見為實”等是人們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雖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但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以“眼見為實”作為觀察問題的惟一準則,迷信感官,缺少理性思維,就會在社會實踐中犯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

    親眼所見的,有些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有些則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虛假反映或騙局。因此,“凡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的觀點顯然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認識的區(qū)別。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加以分析,必須經(jīng)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判斷真假、得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眼見為實”顯然夸大了感覺在認識中的作用,將感覺與事實相混淆,把親眼所見等同于客觀事實、取代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在理論上容易導致主觀唯心論,在實際生活中容易產(chǎn)生荒謬的判斷。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1頁;《大綱解析》第43頁。

    17.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在強調(diào)A.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B.實踐是認識的比較終目的和歸宿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D.學習獲得的間接經(jīng)驗并不重要[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題干的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全詩為: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忌⒁獾氖牵簩τ谡J識來源于實踐,不能作狹隘的簡單化的理解。首先,認識來源于實踐并不否認人的大腦和感官在生理素質(zhì)上的差異對認識的影響。其次,認識來源于實踐并不否認學習間接經(jīng)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實踐為認識的產(chǎn)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認識活動是適應實踐的需要,為解決和完成實踐提出的問題和任務而產(chǎn)生的。人成為認識主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觀世界活動的需要;客觀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實踐的需要,作為實踐改造的對象,才逐一地成為認識的客體�?茖W研究的任務、科學工作的客體是由實踐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圍繞著人類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展開。

    其次,實踐還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這種可能變成現(xiàn)實。實踐把主體和客體直接地、現(xiàn)實地聯(lián)結(jié)起來,使主體能從客體中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陀^事物只是由于實踐的中介才轉(zhuǎn)化為主體的認識對象和認識內(nèi)容。不僅如此,主體用于加工客體信息的各種思維模式,也是來源于實踐。實踐作為一種客觀物質(zhì)活動,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的,這種合規(guī)律的活動,久而久之,會在人們頭腦中積淀下來,形成各種思想模式。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1頁;《大綱解析》第35頁。

    18.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的神秘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這說明A.純粹的理論必然會導致神秘主義B.任何理論認識都是人的實踐的結(jié)果C.社會生活實踐是產(chǎn)生神秘主義理論的惟一根源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惟一標準[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對理論認識的作用。

    社會實踐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是人類認識的來源,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惟一標準。馬克思的這一觀點立足于實踐、依靠實踐來解決一切理論上的問題。實踐是人類自覺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觀因素,又具有客觀的物質(zhì)因素,是主觀和客觀的“交錯點”,它能夠使主觀客觀化、現(xiàn)實化,因而是認識客觀性的基礎和準繩。理論歸根到底來源于實踐,正確的思想只能從實踐中來,反之,凡是把理論引導神秘主義方面的神秘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并從社會實踐中找到它們產(chǎn)生的根源。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理論和實踐關系的正確觀點,表明馬克思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和出發(fā)點來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的,從而科學地把握了社會的本質(zhì)。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1-52頁;《大綱解析》第35-36頁。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這一觀點是A.主張知易行難B.以行為基礎的知行合一C.主張知之明也,因知進行D.主張行先知后[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古代的知行觀。

    王夫之這段話意思是:知必須依賴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們獲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敗關鍵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決于認識。實踐能使人們的認識取得客觀的效果,而認識本身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知而不行,即無實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結(jié)論,認為在知與行的關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兩者統(tǒng)一的基礎。王夫之這一以行為基礎的知行統(tǒng)一學說,是中國古代以實踐為核心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3頁;《大綱解析》第37頁。

    20.王陽明認為:“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這一觀點的錯誤是A.認為知與行相脫離B.認為行先知后C.認為知行合一D.認為知易行難[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古代知行觀。

    王陽明的這句話強調(diào)的是知與行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知行合一”。這一觀點混淆了知行之間的差別,取消了知行的先后次序。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是強調(diào)知與行不可分割這一點還是有合理之處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3頁;《大綱解析》第37頁。

    21.中國哲學史上關于知行關系問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A.知行合一B.知難行易C.行先于知,由行致知D.知易行難[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古代知行觀。

    中國哲學中,關于知與行的關系具有深刻的思想,主要有:第一,認為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大都認為行先于知,主張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源泉。第二,認為知之明也,因知進行。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辯證地肯定了知對行的指導作用。第三,認為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突出了“行”(實踐)對“知”(認識)的檢驗作用。第四,認為知行并進,相資為用。關于知和行的辯證關系,中國哲學史上許多唯物主義哲學家都認識到知行并舉,相互促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3頁;《大綱解析》第37頁。

    22.認為感覺是認識起點的觀點A.僅僅為部分唯物主義者承認B.僅僅為部分唯心主義者承認C.辯證唯物主義承認,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不承認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可以承認,但所指含義不同[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派別對感覺的認識。

    感覺是感性認識的比較初形式,指人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收集和接受外界信息,在人腦中產(chǎn)生的對事物的個別屬性和特性的反映。人的感覺有內(nèi)部感覺和外部感覺兩種,對形成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來說,起重要作用的是外部感覺,如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由于人的感覺器官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不同,接受的刺激不同,感覺分為許多類。由于有這些不同的感覺,人分別把握和體驗著事物的各方面的特性。不通過感覺,人就不能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就談不上認識。因此,感覺既是感性認識的起點,也是整個認識過程的起點。列寧說:“物質(zhì)作用于我們的感官而引起感覺。感覺依賴于大腦、神經(jīng)、視網(wǎng)膜等等,也就是說,依賴于按一定方式組成的物質(zhì)。”唯物主義認為,感覺是意識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聯(lián)系,是物質(zhì)的刺激向意識的比較初轉(zhuǎn)化,感覺依賴于物質(zhì)。而唯心主義則認為,感覺是認識的起點,但卻是主觀自生的、不受物質(zhì)決定的東西。認識起源于感覺、經(jīng)驗,這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可以承認的。但是,從感覺、經(jīng)驗出發(fā),既可以沿著客觀的認識路線走向唯物主義,也可以沿著主觀的認識路線走向唯心主義。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4頁;《大綱解析》第38頁。

    23.判斷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是否完成的標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豐富而又真實B.感性認識是否已經(jīng)上升到理性認識C.對該事物的理性認識是否運用于實踐,取得預期效果D.對該事物的認識是否經(jīng)過多次反復[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活動的辯證過程。

    任何認識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但感性認識對事物的反映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完整,它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是感官無法把握的。因此,人的認識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把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活動所把握的關于事物的本質(zhì)、事物的全體和事物內(nèi)部規(guī)律性的認識。理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統(tǒng)一的認識過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它們互相聯(lián)系,又互相區(qū)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僅僅只完成了認識運動的一半,還必須使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用來指導實踐,實現(xiàn)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既是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又是檢驗、修正、補充和發(fā)展理性認識的過程,它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xù)和深化。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是一個精神轉(zhuǎn)化為物質(zhì)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是認識過程中又一次能動的飛躍,經(jīng)過這個飛躍,一個具體的認識過程才算告一段落。

    對于一個具體事物的認識,經(jīng)過兩次飛躍,可說完成了,但對于整個人類認識過程而言,認識運動還需要推移和發(fā)展�?陀^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客觀過程的推移和發(fā)展是無限的。客觀事物的辯證運動,都會或先或后地反映到人的認識中來,因此人的認識過程的推移和發(fā)展也是沒有止境的。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5-56頁;《大綱解析》第39頁。

    24.列寧指出:“物質(zhì)的抽象,自然規(guī)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它等等,一句話,那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非瞎說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這一論斷說明A.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B.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zhì)規(guī)律的認識C.人們只需通過認識“一切科學的抽象”就可以認識自然D.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為理性認識[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tài)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感性認識的特點是直接性和具體性。這既是它的優(yōu)點,也是它的缺點;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認識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現(xiàn)象、各個片面和外部聯(lián)系。而認識的任務卻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全體和內(nèi)部聯(lián)系,這是認識過程中首先遇到的一個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nèi)部聯(lián)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形式。理性認識的特點是它的間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認識在形式上超脫了客觀事物,而在內(nèi)容上則更深刻、更正確、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列寧所說的“一切科學抽象”實際上就是指理性認識,這句話也正反映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zhì)規(guī)律的認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5頁;《大綱解析》第38頁。

    25.認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比較初無不在感覺之中”,這一觀點A.揭示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關系B.揭示了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基礎階段C.否認了理性認識是對感性認識的發(fā)展、飛躍D.否認了感性認識在認識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唯物辯證法的認識論認為: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能動的反映,認識經(jīng)歷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辯證過程。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各種感官對認識客體的直接反映,是認識的低級階段,它以具體性、內(nèi)容多樣性為特點;理性認識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思維加工對認識客體的間接反映,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它以抽象概括性為特點,超越了感性認識的界限和范圍,達到了對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把握。

    題干的這一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的觀點。它夸大感性認識的作用,認為理性認識僅僅是對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類,理性認識的作用是極不可靠的,否認了理性認識是對于感性認識的發(fā)展、飛躍和質(zhì)變。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5頁;《大綱解析》第38頁。

    26.“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A.辯證法與行而上學的對立B.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C.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D.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兩種認識路線的對立。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兩種宇宙觀和發(fā)展觀的對立。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的學說,是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而上學是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觀點來考察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是認識論上的兩種對立的觀點,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即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派別。凡認為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學派別都屬于可知論,認為人的思維不能正確反映存在,世界不能被人們所認識的哲學是不可知論哲學。

    哲學史上的經(jīng)驗論和唯理論是割裂了認識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所導致的片面性錯誤。經(jīng)驗論只承認感性認識的可靠,而否認理性認識的可靠性;唯理論則只承認理性認識的可靠性,而否認感性認識的可靠性。

    列寧曾經(jīng)指出:從物到感覺和思想,還是從思想和感覺到物?唯物主義主張第一條認識路線,唯心主義主張第二條認識路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5頁;《大綱解析》第38頁。

    27.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shù)礁石和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從哲學上講,這段話包含的唯物辯證法觀點是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認識能力B.科學需要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C.意志對人的認識的進行是一種重要的支撐力量和推動力量D.科學創(chuàng)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以情感、意志為主,包括信念、習慣、潛意識等在內(nèi)的意識形式。這些因素之所以被稱為非理性因素,并不是說它們在認識過程中只能起干擾作用,而是指它們相對于理性因素而言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動特點。非理性因素雖不屬于人的認識能力,但是對人的認識活動的發(fā)生與停止、對主體認識能力的發(fā)揮與抑制起著重要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作用。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對主體認識的指向性、積極性具有影響。意志是主體自覺地確定目標、選擇手段、調(diào)節(jié)行為、克服困難、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它們對人的認識及其他行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人總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響下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意志所具有的指向性和傾向性,能夠推動認識主體的認識行為,影響認識的實際結(jié)果。題干中華羅庚的這句話正體現(xiàn)了意志對人的認識的進行是一種重要的支撐力量和推動力量。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7頁;《大綱解析》第40頁。

    28.古希臘哲學家說:沒有理性,眼睛是比較壞的見證人。對這句話分析正確的是A.揭示了感性認識是整個認識過程的起點B.揭示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tǒng)一C.認為理性認識可以脫離感性認識而存在,是錯誤的觀點D.強調(diào)理性認識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認了感性對認識的作用[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tǒng)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礎,理性是感性的指導。感性只解決現(xiàn)象問題,理性才解決本質(zhì)問題。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是認識論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人們認識活動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一對矛盾。試題引用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的話,表達了他對感性和理性關系的看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比較壞的證人”這句話的含義。眼睛是人的感覺器官,人們獲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來自于眼睛這一視覺器官。但是眼睛所獲取的只是事物的現(xiàn)象,屬于感性認識,而現(xiàn)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認識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還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騙,歪曲了事物的本來面目,成為“比較壞的見證人”。其次,要正確掌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礎,理性是感性的指導,它們在認識過程中各有其作用。對古希臘哲學家的這一命題進行正確地評價,既要肯定它的積極意義和合理之處,又要看到在認識過程中不能陷入另一個極端。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5頁;《大綱解析》第38頁。

    29.承認人類的“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是A.相對主義的觀點B.詭辯論的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D.懷疑論的觀點30.“認識是思維對客體的永遠的、無止境的接近”,這一論斷揭示了認識的A.局限性B.主體性C.無限性D.客觀性[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的有限性與無限性。

    “思維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論時使用的術語。用來說明人的思維能力是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的統(tǒng)一。思維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認識能力的無限性和絕對性;思維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對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不是指個別人的思維,而是指整個人類的思維。作為無數(shù)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人的思維,是至上的、無限的是能夠完全認識客觀世界的;而對于一定歷史發(fā)展階段上的個別人來說,他的思維能力要受到種種歷史和現(xiàn)實條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

    思維的至上性是通過一系列非至上的思維著的人們實現(xiàn)的。這種矛盾只有在社會的前進過程中,在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恩格斯關于思維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不僅闡明了人類認識的辯證發(fā)展過程,而且有力地批判了各種形而上學真理觀。兩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7頁;《大綱解析》第40頁。

    31.“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就像登山運動員登山一樣,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頂峰一步。與登山不同的是,人們永遠不可能達到真理的頂峰。”對這句話分析正確的是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觀性B.它揭示了真理是發(fā)展過程C.它否認了人的認識能力D.它否認了真理的絕對性[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發(fā)展過程。

    真理是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真理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統(tǒng)一,同時也是具體歷史的統(tǒng)一。真理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并以科學知識為根據(jù),而客觀事實和科學知識都是永恒地運動變化發(fā)展著的,這就決定了人對它的把握是一個無限的過程。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都處于不斷地運動變化的過程中,這種運動變化是無限的,永遠不會表現(xiàn)為某種一成不變的比較終形式。與其相對應的是,各種科學知識的發(fā)展也是無止境的,這就決定了人類把握真理不可能一次完成。任何一門科學知識,都包含著真理,這些科學知識的獲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表現(xiàn)為:真理性的認識是在實踐的推動下,在同謬誤作斗爭,通過不斷排除謬誤而向前發(fā)展的。真理和謬誤的對立統(tǒng)一,構(gòu)成人類認識運動中的自身的矛盾,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了人類認識能力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辯證統(tǒng)一。認識是思維對客體永無止境的接近,任何一個具體真理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zhuǎn)化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真理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2頁。

    32.主觀真理論與客觀真理論的關系是A.主觀真理論是對客觀真理論的反映B.主觀真理論與客觀真理論是辯證統(tǒng)一的C.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D.主觀真理論是對客觀真理論的抽象[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觀真理論與客觀真理論。

    主觀真理論是否認客觀真理的唯心主義真理觀。這種真理觀從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發(fā),否認物質(zhì)世界的客觀存在,否認真理是對外在的物質(zhì)世界的反映,否認真理內(nèi)容的客觀性。主觀唯心主義斷言,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覺、觀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觀自生的;沒有客觀真理,只有主觀真理�?陀^唯心主義并不直接否認客觀真理,甚至還強調(diào)真理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認為觀念上的真理也是對客體的認識,因而具有客觀性。但是客觀唯心主義所說的客體,并不是物質(zhì)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世界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把人的主觀精神神秘化、絕對化、客觀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觀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所以,客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觀仍然是否認了真理的客觀內(nèi)容,鼓吹從主觀到主觀的主觀真理。無論是主觀唯心主義還是客觀唯心主義,都否認真理的內(nèi)容來源于客觀物質(zhì)世界,來源于不依賴人的意志的客體,都是在主觀范圍內(nèi)尋找真理。真理是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觀真理,主觀真理是沒有的。唯心主義主張主觀真理,否認客觀真理,必然為宗教和信仰主義開辟道路。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2頁。

    33.“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jié)束真理”。這主要是指馬克思列寧主義:A.僅僅反映了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B.是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深化和擴展的真理C.不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規(guī)律的真理性認識D.只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的片面性認識34.馬克思主義反映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并且是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了的真理。但馬克思主義不是:A.絕對的真理體系B.客觀真理C.具體真理D.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統(tǒng)一[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具有相對性。真理的相對性有三方面的涵義:從廣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對無限發(fā)展的客觀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確反映,還有待于擴展。任何真理在廣度上都是有限的,無限發(fā)展著的客觀世界總還有許多領域和事物沒有被認識。承認世界上還有未被認識的東西,承認真理性的認識有待于擴展,也就是承認了真理的相對性。從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對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層次近似正確的反映,還有待于深化。就是說,真理作為對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特定事物的正確認識,在深度上是有限的。從進程上看,真理只是對事物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的正確認識,同樣也有待于發(fā)展。

    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統(tǒng)一的原理,對于我們正確理解和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的意義。馬克思主義作為對自然、社會和思維規(guī)律的認識,它既有絕對的一面,也有相對性的一面。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窮盡一切事物及其規(guī)律,仍然需要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正因為馬克思主義真理具有絕對性,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又因為它具有相對性,所以我們又必須在實踐中豐富它、發(fā)展它。既堅持又發(fā)展,這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tài)度。33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34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2頁。

    35.在真理問題上,舊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承認A.真理是主觀和客觀相符合B.真理的具體性C.真理的辯證法D.真理的抽象性36.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真理觀的辯證法表現(xiàn)在A.承認客觀真理和主觀真理B.承認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C.承認具體真理和抽象真理D.承認終極真理和永恒真理[命題分析] 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舊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的區(qū)別及具體內(nèi)涵。

    真理是個發(fā)展的過程,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即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觀與舊唯物主義真理都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即都堅持真理觀問題上的唯物論,二者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承認真理觀問題上的辯證法,即是否承認真理既是絕對又是相對的,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tǒng)一。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同一客觀真理的兩重屬性。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tǒng)一。就其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而言,它是絕對真理,是永遠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對客觀事物的近似正確認識而言,它是相對真理,是要不斷發(fā)展的。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包含的。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又是辯證轉(zhuǎn)化的。35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36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60頁;《大綱解析》第41-42頁。

    37.唯物主義真理觀和唯心主義真理觀的區(qū)別是A.是否承認真理的絕對性B.是否承認真理的相對性C.是否承認真理的具體性D.是否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客觀性或客觀真理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真理的內(nèi)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內(nèi)容。真理的客觀性或客觀真理并不是說真理本身就是客觀事物,也不是說它沒有主觀形式,而是說它所反映的內(nèi)容是客觀的。二是指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客觀的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堅持了真理問題上的唯物主義。一切唯心主義都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宣揚主觀真理論。主觀真理論有兩種典型表現(xiàn):馬赫主義認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會組織起來的經(jīng)驗”,凡是多數(shù)人承認的就是真理;實用主義認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與真理本身等同起來。它們的共同錯誤都是否定客觀真理的存在。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1頁。

    38.“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兩種說A.都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觀性C.前者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認識主體的差別性D.前者揭示了認識主體的差別性,后者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論和真理觀具體觀點的辨析。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指對于同一個客觀事物,有多少個看法,就有多少個真理,不管它是否與實際相符合。針對同一個認識對象形成的不同認識,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認識。“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主張客觀真理不止一個,這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則表明人的認識的主體差別性,而這些具有差別的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應當由實踐來檢驗,承認人的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觀真理。不要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60頁;《大綱解析》第41-42頁。

    39.根據(jù)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zhuǎn)化為真知[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認識和實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辯證關系以及對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解。

    從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角度看,事物是無限發(fā)展的,因而人們的認識和實踐運動也必然隨之不斷發(fā)展。認識發(fā)展的無限性是指對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推移來說,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無限發(fā)展的,它表現(xiàn)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循環(huán),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推移的永無止境的前進運動。這種認識的無限發(fā)展過程,在形式上是循環(huán)往復,在實質(zhì)上是前進上升,這就是認識發(fā)展的道路和規(guī)律。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還指出,實踐是全部認識過程和認識過程中的每一個發(fā)展階段的基礎,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離開了實踐,一切真知和熟知都不可能產(chǎn)生,熟知也不可能轉(zhuǎn)化為真理性的認識。同時,每一個具體的認識主體的認識和實踐是有限的,而每一個具體的認識主體的認識和實踐在廣度和深度上發(fā)展的可能是無限的。因此,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是有限和無限的辯證統(tǒng)一。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區(qū)分什么是真知,什么是熟知。真知是正確的認識,是經(jīng)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才形成的;熟知是人們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正確的認識,不能把兩者簡單等同起來。一切認識,無論真知還是熟知,都起源于實踐,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錯誤的。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7頁;《大綱解析》第40頁。

    40.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上的辯證法。對真理相對性的正確理解A.真理與謬誤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B.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乃至對立的認識都可以是真理C.檢驗真理理的標準是很多重的D.真理有待擴展和深化[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

    首先,絕對真理或者真理的絕對性有三層含義:一是就真理的客觀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性的正確反映,這點是客觀的、無條件的;二是就人類認識的本性來說,是完全能夠認識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zhì)世界的,這是認識能力的至上性即無限性,這點也是絕對的;三是從真理的發(fā)展來說,無數(shù)相對真理的總和構(gòu)成絕對真理,因此,承認發(fā)展的無限性也就承認真理發(fā)展的絕對性。

    其次,真理的相對性也有三層含義:一是從廣度上說,它只是對客觀世界一定范圍和方面的正確認識;二是就認識的深度來說,真理總是在一定層次,一定深度下對客觀事物的近視正確的認識;三是從真理的發(fā)展進程上來說,它只是對事物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正確認識,它有待于發(fā)展。

    真理與謬誤的關系:二者的對立性表現(xiàn)在:真理是主觀對客觀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主觀對客觀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在一定范圍內(nèi)是絕對的。在一定范圍內(nèi),二者有著原則的界限。同一對象的真理只能有一個,即與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相符合的客觀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2頁。

    41.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這一命題的根據(jù)在于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實在的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規(guī)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tǒng)一D.真理是與人的具體利益相聯(lián)系的[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具體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表明真理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體性,從內(nèi)容上講,真理是運動發(fā)展著的事物的多方面規(guī)定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從形式上講,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構(gòu)成的理論體系。真理的具體性所包括的內(nèi)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歷史的,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一個真理都是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它要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真理的具體性還表現(xiàn)在真理與謬誤的關系上。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對立是絕對的,但超出一定范圍,它們就會互相轉(zhuǎn)化,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因此,本題的答案選C.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0頁;《大綱解析》第43頁。

    42.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體的。對這一命題的錯誤分析是A.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規(guī)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tǒng)一B.真理都是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主觀與客觀的符合C.真理和謬誤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發(fā)展,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zhuǎn)化D.真理都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真理[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是具體的。

    真理是具體的,是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從內(nèi)容上講,真理是運動發(fā)展著的事物的多方面規(guī)定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從形式上講,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構(gòu)成的理論體系。真理的具體性包含的內(nèi)容和要求是:這里是全面的、歷史的和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它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真理的具體性還體現(xiàn)在真理和謬誤的關系上。這里和謬誤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發(fā)展,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zhuǎn)化。首先,二者是相對立的,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而謬誤則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歪曲的反映。其次,二者是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的。比較后,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因此,A、B、C三個選項都是正確的觀點,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0頁;《大綱解析》第43頁。

    43.實用主義奠基人詹姆士認為:“凡是有利于我們工作,并使我們得到效果的東西就是真理,這也是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觀點是A.主觀唯心主義B.客觀唯心主義C.機械唯物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用主義的真理觀。

    實用主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并流行的一種哲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

    實用主義者認為,一個命題或者一種理論是真的,只在于它是有用的。在他們看來,一切知識、概念無所謂真和假,只有有效和無效、適當和不適當之分。而各種概念和理論,同所有的工具一樣,其價值不在于它們自身,而在于它們的功效。功效顯示在它們的結(jié)果之中。簡言之,“真”不過是有關我們思想的一種方便的方法,其判斷的標準只在于“好的結(jié)果”。應當看到,實用主義真理觀重視理論的“效用”和“功能”,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真理本身包含價值。這一理論提醒人們注意一個命題或理論之為真理的價值意義。但是真理對人們有效用,不能反過來用真理的有用性代替真理的客觀性。真理之所以為真理,是因為它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實在,而不在于它有用。把有用和沒用作為區(qū)分真理和謬誤的根源,是把真理標準主觀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2頁。

    44.真理和謬誤的根本區(qū)別在于A.真理是絕對的,謬誤是相對的B.真理是有條件的,謬誤是無條件的C.真理是客觀的,謬誤是主觀的D.真理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謬誤是對事物的歪曲反映[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和謬誤的區(qū)別。

    認識作為結(jié)果,總的說是既包含真理,又包含謬誤,真理認識的發(fā)展是在避免和克服謬誤中實現(xiàn)的。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統(tǒng)一。對立是指,真理是對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而謬誤是對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而這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區(qū)分是絕對的,不能混淆。統(tǒng)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真理向謬誤的轉(zhuǎn)化主要表現(xiàn)為,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的謬誤,在另一種條件下可能會成為正確的認識或結(jié)論。

    在真理和謬誤的關系問題上,凸顯了真理的條件性。真理和謬誤都是主體在一定條件下的認識。認識條件的改變有可能帶來認識性質(zhì)的改變。在一定條件下真理性的認識,之所以會在另一條件下轉(zhuǎn)化為謬誤,就在于人們對真理的把握超出了或縮小了真理適用的條件和范圍。考生要注意:我們說,真理轉(zhuǎn)化為謬誤,不是由于真理本身包含著謬誤,而是由于人們沒有準確把握運用真理的條件。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0頁;《大綱解析》第43頁。

    45.真理的一元論認為對于一個確定的對象A.只能有一種認識B.正確的認識只有一個C.正確認識只能一次獲得D.正確的認識只能用一種方法獲得[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的一元論。

    真理的一元論與真理的多元論根本對立。真理一元論認為,真理的來源、本源只有一個,人們對同一具體對象的認識只能得出一個正確結(jié)論。主張真理一元論的有唯物主義一元論和唯心主義一元論之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客觀的,客觀真理是一元的。因為真理所反映的客觀世界是統(tǒng)一的物質(zhì)世界,而客觀真理的形成途徑、檢驗標準都是唯一的,就是社會實踐。承認客觀真理就必須承認在同樣條件下,對同一對象的性質(zhì)、以及對同一對象的同一側(cè)面、同一層次的認識,只能有一種是正確的,因而只能有一個是真理。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59頁;《大綱解析》第41頁。

    46.俄國的馬赫主義者波格丹諾夫認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類經(jīng)驗的組織形式”,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的組織起來的經(jīng)驗”。這是A.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論B.客觀真理論C.主觀真理論D.形而上學真理論[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觀真理論。

    主觀真理論是否認客觀真理的唯心主義真理觀。這種真理觀從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發(fā),否認物質(zhì)世界的客觀存在,否認真理是對外在的物質(zhì)世界的反映,否認真理內(nèi)容的客觀性。主觀真理論,不是認為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觀的,而是否認了認識的客觀性的唯心主義的認識論。

    波格丹諾夫的觀點屬于主觀真理,因為它認為多數(shù)人的感覺、經(jīng)驗、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觀范圍。實際上多數(shù)人承認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時真理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0頁;《大綱解析》第42頁。

    47. 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滿足人們的需要B.能否被多數(shù)人認可C.能否付諸實踐D.能否在實踐中比較終取得預期的效果[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真理的本質(zhì)決定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要判明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不在于能否滿足人的需要,“有用即真理”是實用主義的真理觀,這種真理觀只從主觀方面談論真理的價值,以人的主觀需要取代了真理的客觀性的標準,歪曲了真理的本質(zhì)。“能否被多數(shù)人認可即是真理”這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按照這種觀點,謊言、謬誤和宗教教義都可以成為真理,因為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它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騙和迷惑人們,為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甚至膜拜。

    真理能否付諸實踐,這是認識與實踐的相互轉(zhuǎn)化的可能性的問題,實際上真理和謬誤都能付諸實踐,把謬誤“付諸實踐”,比較終將導致失敗。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就在于能否在實踐中比較終取得預期的效果,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1頁;《大綱解析》第43頁。

    48.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fā)展生產(chǎn),第二是共同致富”,這段話在哲學上體現(xiàn)了A.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B.真理與價值的統(tǒng)一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D.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發(fā)展的過程性[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真理與價值的統(tǒng)一。

    真理和價值統(tǒng)一的根據(jù)就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之中。作為同一人類活動的兩個方面,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補充的。只有在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中,人類才能合理、有效地進行各種活動,反之,失去了任何一方,都會使人的活動偏離或失去正確的軌道。

    在實踐基礎上實現(xiàn)真理與價值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nèi)在條件,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基本原則。根據(jù)這一原則,我們就能充分理解并自覺貫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堅持為崇高理性奮斗與捍衛(wèi)人民利益的統(tǒng)一,堅持尊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統(tǒng)一。題干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人民群眾利益的統(tǒng)一,即體現(xiàn)了真理與價值的統(tǒng)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3頁;《大綱解析》第45頁。

    49.在下列成對的理論中,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立的是A.能動反映論和機械反映論的對立B.宿命論和唯意志論的對立C.反映論和先驗論的對立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哲學派別的比較。

    反映論可以分為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二者之間存在著原則的區(qū)別。舊唯物主義反映論包括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它們都帶有很大的局限性。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義不懂得認識的社會歷史性,它們把人的認識這種社會的高級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離開人的社會性和歷史發(fā)展去觀察認識問題,不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抹煞了人的認識過程的能動性和辯證性的特征,因而是消極的、直觀的反映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chuàng)立了物質(zhì)的反映論,即以社會實踐為基礎并把辯證法應用其中的反映論。因此,能動反映論和機械反映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qū)分。

    宿命論是認為人的命運和歷史的發(fā)展受某種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宗教和唯心主義學說。宿命論否認人的一切能動創(chuàng)造作用,要人服從命運的支配,不去做任何改變現(xiàn)實的積極努力,認為即使做出努力也是徒勞無益的,不可能改變事物運動的預定邏輯。唯意志論是哲學與心理學中的一種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學說。唯意志論主張意志高于理性,意志是世界的本質(zhì)和本體,理性思維不可能把我世界。宿命論和唯意志論這兩者都屬于唯心主義。

    反映論是確認人的認識是對客觀對象的反映(正確的或不正確的反映)的認識論學說,是一切唯物主義認識論(庸俗唯物論除外)的共同主張。反映論同唯物主義的本質(zhì)不可分割地相聯(lián)系,因為只有反映論才能表達認識的客觀性原則,確認認識的內(nèi)容來源于并反映客觀世界,沒有被反映者就不會有反映發(fā)生。先驗論是一種把認識看作先于物質(zhì)、先于實踐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的認識論理論。先驗論是與唯物主義反映論根本對立的唯心主義的認識論,顛倒了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的關系,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因而是錯誤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認識論是充分肯定了人類認識世界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的理論。不可知論是一種懷疑并否認人的認識能力,認為人不能認識客觀世界或不能徹底認識客觀世界的認識論理論。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基本派別中,只有不徹底的唯心主義才是不可知論。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頁;《大綱解析》第33頁。

    50.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A.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B.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C.抽象與具體的關系D.真理觀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它包括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陀^辯證法是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的形式出現(xiàn)的各種物質(zhì)形態(tài)的辯證運動和發(fā)展規(guī)律。主觀辯證法是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發(fā)展的辯證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觀辯證法稱為概念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的這一規(guī)律首先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客觀規(guī)律,而思維領域內(nèi)的辯證法進程不過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辯證過程的反映。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是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從內(nèi)容和本質(zhì)上說,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是以概念形式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作為主觀辯證法基礎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觀內(nèi)容,是對客觀世界現(xiàn)象、關系、過程的一種抽象,而且一種概念體系向另一種概念體系的變革也不是隨意產(chǎn)生的,它本身是人們新的實踐所達到的廣度和深度的反映。因此,恩格斯指出,客觀世界的運動規(guī)律和人類思維的運動規(guī)律在本質(zhì)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xiàn)上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人的頭腦可以自覺的應用這些規(guī)律,而在自然界中的這些規(guī)律是不自覺的,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無窮無盡的表面的偶然性中為自己開辟道路,而且到現(xiàn)在為止,在人類歷史上也多半如此。這樣概念的辯證法本身就變成只是現(xiàn)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自覺的反映。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49-50頁;《大綱解析》第33-34頁。

結(jié)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yè)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6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1......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5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第......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4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1......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3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第......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2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1......

13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001

育路編輯特別為您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及解析”供各位考生沖刺使用。 第......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