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中小學生暑假過半,而暑假期間家長最擔心頭疼的一定是孩子做作業(yè)拖拉的問題,其實這種問題的形成往往與家長和孩子之前的互動模式有關,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不是自己的任務。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需要學會放手,孩子才會動手,當然這種“放手”不是完全不管,而是通過和孩子交流為什么學習,明確學習的責任界限等方式,激發(fā)孩子的自主性,孩子才能學會獨立和承擔。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做作業(yè)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或者沒完成作業(yè),是一個容易讓家長發(fā)火的導火索。
這往往與很多家長以下行為有關:
1.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擔心不能拿A)
2.擔憂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拿不了A,說明孩子學習有問題,如果不抓以后怎么辦?)
3.過多涉入本來屬于孩子的責任范疇(比如,家長一遍又一遍叫孩子開始做功課,然后坐在孩子身邊監(jiān)督,最后一道題一道題地幫孩子檢查作業(yè),要求孩子把每道題改正對才行。)
結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業(yè)都拿滿分或高分,但你能說那是孩子的作業(yè)嗎?當你把孩子的責任攬成了自己的責任時,孩子即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習不是我的責任,表現(xiàn)出來狀態(tài)是做作業(yè)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業(yè)。兒子學校的老師告訴家長們,他們不建議孩子交上來的作業(yè)是經(jīng)過家長的“幫助”而完美的,因為如果這樣的話,老師就無法準確地評估學生們是否真正搞懂了,也就無法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了。反之,老師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概念很多同學都沒理解對,老師會在課堂上再教一遍。
孩子在中學之前,字寫不好、語法不對、拼寫有錯、有時忘了做作業(yè)、或作業(yè)落在家里了,有時考試拿個B或C回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真沒必要大動肝火。我家兒子以上這些“毛病”都有,但我知道這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jīng)歷。家長的埋怨、催促和責罵不僅讓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處理由于家長埋怨、催促和責罵所引起的負面情緒上,而且加深孩子對學習的厭倦和恐懼,阻礙了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的發(fā)展,影響了親子關系,不利于孩子陽光性格的培養(yǎng),總之,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嚴重得多的多。
有些家長反映如果家長涉入幫助,孩子可以在1小時內(nèi)完成功課,但如果放手不管,孩子則花2個小時做完功課,主要原因是孩子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在社交媒體上與同學聊天或“問同學功課”。家長問到底應該涉入幫助還是放手?這個度怎么拿捏?
那么什么是放手?放手是撒大手不管嗎?當然不是。
舉兒子做作業(yè)這件事,我個人對放手的體會和做法是:
一、與孩子交流——為什么要學習?
我們改變不了他人的行為,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觀點和行為去影響他人,也許會改變他人的行為。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時候,很重要的是先把做這件事的重要性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傳播給孩子,即以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教育方法把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訴孩子,有助于得到孩子的合作。
回到學習上,我時不時地與兒子分享我對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么的看法。
幾年前我做了個關于“培養(yǎng)孩子樂學精神”的講座,以下是我分享的一部分:
我認為一個人的學習不應該只限于教科書,生活是最好的學校。
我曾經(jīng)給我兒子讀Magic Tree House的書,書中有一句關于how to find happiness 的話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 of the nature”.
我們都有這種經(jīng)歷:
去爬山,如果你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那你對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別人深;
去海洋公園,如果你對海洋動物的習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別人更興致勃勃;
去歷史博物館,如果你對這段歷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興趣,只是為了孩子而來;
去旅游看古建筑,如果你沒有建造此建筑的背景知識,那此建筑只能成為你到此一游的紀念而已。
如果你認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認識,因為激情是會傳染的。
我會幫助兒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你不是考試機器,你也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學習。你是為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為了增長智慧,為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從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為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
我在與兒子的聊天中告訴兒子,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你會逐漸了解自己喜歡什么和擅長什么,不喜歡什么不擅長什么;會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技能,讓你今后有更多的選擇權,去做你感興趣的事。兒子問了句“如果我有興趣做開卡車收垃圾的怎么辦?” 我知道孩子問這句話的意思,我告訴兒子,如果你上完大學,覺得開卡車收垃圾確實是你興趣所在、能發(fā)揮你的才能,那我希望你能在收垃圾的過程中做個有心人,研究怎樣改善現(xiàn)有系統(tǒng)而更有利于環(huán)保,那你將會成為世界上最用心最棒的收垃圾員!上帝造人,是希望每個人能通過努力找到自己的才能并發(fā)揮這個才能,用它去為他人和社會服務,這樣從事這項工作才會讓你開心覺得有意義。反之,如果你的才能不在收垃圾上,你會覺得收垃圾工作很枯燥,它也不會給你帶來快樂的。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所培養(yǎng)出來的各種能力和技能會給予你更多的自主選擇行業(yè)的機會。
在大多數(shù)華人家長把拿全A當做對孩子的高要求時,我對兒子經(jīng)常說:“我不要求你拿全A,不要求你上E(Enrichment 班),不要求你上籐校。但我對你有3點要求:
1.一定要努力,總結經(jīng)驗就行,但不要過度在乎考試成績。
2.在現(xiàn)在知識更新這么快的時代,你怎樣學比你從書本學到什么更重要 。我希望你能學到各種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尋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等等。
我特別看重孩子是否有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式,比如批判性思維、能打破常規(guī)。他如果對我的要求有不同意的地方,我非常鼓勵兒子想清楚后給我提出3個理由來說服我,如果我認為他說得有理,我可以改變我的要求;如果我不同意,我也會說出我的3個理由,以此鼓勵兒子的積極大膽思考而不是被動服從。
我本人是搞IT的,新技術和知識層出不窮,公司幾乎不再提供傳統(tǒng)的有老師的培訓班,而是要求員工在公司或外面網(wǎng)站去找在線培訓資料來學習,所以這種在網(wǎng)上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非常重要。
3.我希望你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強,有終身好學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學校發(fā)現(xiàn)到一、二門你很感興趣的學科,我希望你能鉆進去,甚至用業(yè)余的時間在網(wǎng)上看更多的相關資料。我希望你在高中后期問老師的問題,老師都不一定能馬上回答上來,而是說“嗯,好問題!我得想想,然后再回答你。”
求知欲不僅反映在知識層面,而且反映在對人對社會的好奇。我經(jīng)常對兒子說“每個人都有有趣的故事,只是看你是否有好奇心去聽他的故事”。這是今后生活中一切與人打交道的基礎,包括夫妻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等。
學習不等于書本知識,更不等于學習成績。書本知識只是學習的一個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園。
我經(jīng)常告訴兒子:“注意哪些事情讓你感興趣、讓你好奇、給你帶來愉悅。找到你的才能,用這個才能去幫助他人。”
二、明確責任,制定界限,逐漸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
明確責任:
在兒子上幼兒園開始有作業(yè)時,我就很明確地告訴他,學習是他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他為他自己學習,不是為了父母學習。
制定界線,當天的作業(yè)一定要完成:
記得兒子二年級左右的時候,一天快要睡覺的時候,他自己突然想起來有個作業(yè)沒完成,明天要交的。他問我可不可以不做。兒子忘了做功課,馬上又要睡覺了,我當然有點生氣,但我沒有發(fā)火,心平氣和但堅定地告訴兒子:完成每天的作業(yè)是學生的責任,你今晚一定要完成,多晚都要完成。兒子很不情愿地做完了作業(yè)才上樓。
兒子在幼兒園時,我告訴他,不懂可以來問媽媽,媽媽可以幫你建立好的學習習慣。每晚兒子告訴我他做完作業(yè)時,我會坐下來與兒子一起對照老師當天給的作業(yè)清單,看有沒有漏掉哪個作業(yè)。如果有老師批改過的考試題,因為需要家長簽名,我會和兒子一起檢查那些錯了的題,看兒子概念是否搞懂了。
逐漸放手讓兒子承擔責任:
一年級時,我開始是從一個星期檢查二、三次減少到一、二次。我在兒子二年級時開始對他的做功課逐漸放手,不檢查他的功課,成績單只負責簽名,只問一句“錯的地方你都搞懂了嗎?” 兒子有不懂的地方來問我,我會問“你如果上課沒注意聽,那以后是否應該更專心聽;如果不是因為上課不專心,那你可以回學校問同學或老師。”每學科老師每周一次在上課前都會提供額外輔導。有次兒子自己主動報了名,這意味著他早上需要早起45分鐘,我很為他的這種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感到高興!
兒子三年級之后我就不檢查兒子的作業(yè)了,他是否做了,做得怎樣,我均不知道。我只是和顏悅色偶爾提醒:功課做了嗎?兒子現(xiàn)在上了7年級,他回到家會自己安排時間把作業(yè)做完,完全不需要我操心。我告訴兒子,如果他哪門學科需要幫助,可以告訴我,我們一起找解決辦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時間,知道輕重緩急,我也就不過多涉入,只是有時表揚他的時間管理做得很好。說老實話,我在兒子學習上沒花很多功夫,看到兒子視學習為自己的責任,這么自覺,我感到很欣慰。
三、與兒子一起檢查他執(zhí)行責任的情況
老師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家庭作業(yè)成績和老師評語放到學校網(wǎng)站上,幾乎每星期都有更新。我基本上是等到report card 出來(可能是一個季度一次吧)才上網(wǎng)看看,對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有個大概的了解。記得一次我坐下來與兒子一起看網(wǎng)上他的學習成績時,成績有一、二門不怎樣,問他問題出在哪?怎樣改進?他答:“幾次功課交晚了,匆匆忙忙質(zhì)量也不好。改進的方法是以后做作業(yè)不要等到最后一天。”你看他自己會做總結,有心去改,這就挺好。
我覺得太頻繁查孩子的成績,家長容易對孩子的每個錯誤過于關注,接著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個錯誤,從而引起家長與孩子的沖突。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家長應該把握大的方向,看得更遠。
當然以上三點我需要不斷與兒子一起復審。
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允許孩子犯些錯誤,反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心,調(diào)動了孩子的積極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成長了、懂事了,我們也鬧得個輕松,何樂而不為呢?
有些孩子認為學習是為了家長,缺乏主動性和責任心,這主要是父母包辦太多,過多地涉入孩子的學習所造成的,因為他們不能讓孩子犯一點的錯,包括不能忍受孩子的成績暫時不好,這樣孩子就喪失了很多發(fā)展獨立自主精神的寶貴機會。如果孩子在小學、初中成長的過程中,能通過失敗的經(jīng)歷去思考、 總結、改進和成長,那這段經(jīng)歷對他今后的人生有多么大的幫助,它遠比孩子在家長的扶持監(jiān)護下的優(yōu)秀成績來的更重要。
總結一下,很多家長誤把放手等同于放任,放手絕不是放任。我認為放手的原則是:無條件愛孩子,這個愛與孩子的成就無關,愛和賞析孩子這個人,他的美好天性和優(yōu)良品質(zhì);在一定的范圍(制度)內(nèi),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給孩子犯錯誤的的機會、給孩子走彎路的機會、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家長要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把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通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分享給孩子,去引導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積極向上的需求,往往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外面的聲音(比如家長的嘮叨、 督促、監(jiān)督)太大,干擾了孩子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破壞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天性。
再舉兒子11歲開始完全自己負責洗衣服一事。兒子有時忘了洗,就從籃子里把臟衣服拿出來再穿。有時連穿了幾天的臟衣服,才自己決定去洗。我一開始還時不時提醒他,后來我決定這不是我的事,與我無關。即使看到兒子穿著帶有斑斑點點有臟跡的衣服,我也咬著嘴唇把快要說出來的話硬給吞了回去。至少兒子非常清楚地知道洗衣服是自己的責任。等他到了想吸引女孩子的年齡,他自然會注重外表。
有些我們想要孩子改而改不了的習慣,也許到了兩情相悅的時候,孩子就有動力改了。什么年齡做什么事,這就是人類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我們應該遵守這個規(guī)則,順應自然法則,才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以下我想用EQ Parenting 的三要素來解釋“讓孩子經(jīng)歷自然結果, 放手讓孩承擔責任”注意的地方和好處:
1.與孩子站在同一個戰(zhàn)壕里
當孩子經(jīng)歷自然結果而意識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明智的時候,我們的態(tài)度不應該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數(shù)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訴你了,你偏偏不聽,現(xiàn)在知道錯了?” 而應該是鼓勵的態(tài)度“孩子,沒關系。媽媽(爸爸)小時候也做了好多錯事,吃一塹長一智,小孩子就是這樣成長的”。
2.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動力
我堅信每個孩子天生都孕育著積極向上的種子,只要家長對孩子有高質(zhì)量的陪伴、關愛、贊賞、傾聽和鼓勵,就給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孩子的內(nèi)動力就被激發(fā)出來了。當然了,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從短期來看,孩子在家長不停地督促監(jiān)督下的表現(xiàn)也許比家長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現(xiàn)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長監(jiān)督下的表現(xiàn)來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于內(nèi)在的力量,從長期來看,來自內(nèi)在的力量會更強大更持久,我們畢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內(nèi)動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長中表現(xiàn)出的“不完美”。
只要我們改變我們的態(tài)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問題”也會有所改善的。經(jīng)常聽到了家長埋怨已讀高中的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表現(xiàn)得不太負責任,這或許是孩子小時家長越俎代庖過多,或許是家長在“負責任”方面對孩子的期待值過高。
復制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