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輔導:低血糖癥的病理生理
來源:考試吧發(fā)布時間:2013-12-26
腦細胞所需的能量幾乎完全來自葡萄糖,雖然在缺乏糖供應時腦組織也能利用酮體提供的能量,但酮體生成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抵御急性低血糖的有效保護機制。低血糖時,中樞神經每小時仍需要葡萄糖6g左右,當葡萄糖持續(xù)得不到補充,肝糖原耗竭時,就出現低血糖所致的腦功能障礙癥狀。受累部位一般從大腦皮質開始,順次波及皮層下中樞(包括基底節(jié))、下丘腦及自主神經中樞、延腦等。其順序與腦的發(fā)育進化過程有關,細胞越進化對低糖越敏感;低血糖糾正后,按上述順序逆向恢復。低血糖時,腦組織的神經遞質代謝、電解質轉運和血一腦屏障功能障礙,自由基清除系統(tǒng)的功能損害,谷胱甘肽、谷胱甘肽S轉換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還原酶、卜谷氨酰胺轉肽酶、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線粒體電子轉移鏈復合物(工、Ⅱ、Ⅲ、IV)均有明顯變化,呈急性應激性腦損害的病理生理過程。低血糖反復發(fā)作或持續(xù)時間較長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元可變性與壞死,腦水腫伴彌散性出血灶和節(jié)段性脫髓鞘,可導致永久性腦功能障礙或死亡。
低血糖時,下丘腦的"糖感受器"將信息迅速傳遞到相關神經元,引起下丘腦CRH、TRH等細胞興奮,促進CRH、TRH、興奮性氨基酸神經遞質等的釋放,從而興奮垂體一腎上腺軸,糖皮質激素和腎上腺髓質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當血糖下降時,(考試吧網站整理)下丘腦的側區(qū)細胞表達的食欲素增多,產生饑餓感和食欲并促進攝食等心理和行為反應。
腦功能障礙的表現主要有神志改變、性格變化、虛弱、乏力、認知障礙、抽搐、昏迷等,交感神經興奮癥狀主要有肌肉顫抖、心悸、焦慮、出汗、饑餓感等。病人反復低血糖發(fā)作,出現這些癥狀的血糖閾值下降,導致無知覺性低血糖綜合征(syndrome of hypoglycemia unawareness,SHU),病人可無前驅癥狀而迅速進入昏迷狀態(tài)。SHU是慢性和反復發(fā)作性低血糖者無明顯臨床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病理生理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