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記者準時抵達了管理學院。負責老師將記者引到學員休息室,對正在休息室內的人問到:“你們誰來接受采訪?”見學員們面面相覷,都沒有要答應的意思,老師又補充說:“每個人都要接受采訪的。誰先來?”學員們嘻嘻哈哈,紛紛沖著一個正在削蘋果的學員指。這位學員放下水果刀,用堅定的聲音說:“行!我來!”這就是暨南大學2010EMBA(2)班的學員,劉榮玉先生。
初見劉先生,他衣著得體、干練,說話語調舒緩,不緊不慢,聲音堅定,說話內容十分有條理,顯然經(jīng)過十分細致的思考。對待記者的每個問題,他都認真給予回答,但卻并不超出所詢問的問題范圍。頗有多年商場歷練出的沉穩(wěn)風范。在采訪的過程中,盡管記者再三表示沒有關系,但他還是放下了剛吃沒兩口的蘋果,耐心地一一回答問題。
劉先生現(xiàn)在從事的是消費品行業(yè),據(jù)他說,他和消費品行業(yè)的緣分已經(jīng)有十一年了。先是在水泥行業(yè)的一家國企工作了3個月,然后到一工廠工作兩年。接著,自主創(chuàng)業(yè),做了兩年藥材生意。憑借在這些工作中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劉先生進入一家食品公司擔任銷售人員,并服務至今。
新提升——知識、人脈雙豐收
談及為什么要參加暨南大學EMBA的課程學習,劉先生略加思索,條理清晰地給出了幾點理由。他說:“主要原因是三方面吧。第一個,是自我的學習提升,包括知識結構和理論體系這些方面。第二個,和很多人一樣,是希望能夠在學習中結識到一些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脈資源。第三,就是想通過學習EMBA的課程,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劉先生的這三點理由,實際上也是很多學員選擇EMBA課程的原因。但談及為什么在眾多開設EMBA課程的學校中選擇了暨南大學,劉先生倒給出了一個相當意外的答案。“因為暨大的同學最少呀!”原來,劉先生現(xiàn)在公司的許多同事都在參與各大高校EMBA課程的學習,而在這些認識的同事之中,分布在暨大的人數(shù)比較少。劉先生認為,暨大的EMBA課程,暫時同學最少,對他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參與學習和自我完善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拓展人際關系的交際范圍。
新知識——廣泛涉獵,開拓思維
國企、工廠、創(chuàng)業(yè)和銷售行業(yè),如此的經(jīng)歷已算是相當豐富。但說到EMBA課程帶來的幫助,劉先生還是有很多感觸。他認為,EMBA課程中所設置的內容,很多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夠運用到。同時,在思維方面,也帶來了很多的新想法。EMBA所講授的財務基礎知識,讓學員對財務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這樣廣泛涉獵的學習,恰恰是日常工作之中所難以接觸的。
對于具體的課程學習,劉先生也有自己的一些喜好。“案例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是他比較喜歡的一方面。因為在案例討論之中,學員們憑借對各自行業(yè)的了解,往往能夠運用不同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從中可以得到很多幫助,來解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而在課堂上,學員們都是企業(yè)高管的身份,彼此層面相同,比起單一公司內部的團隊關系、利益關系而言,自然能夠更“放開”地討論問題。通過“拓展訓練”,則可以快速結識同學。
在所有課程之中,最讓劉先生印象深刻的是“經(jīng)理人會計”。劉先生覺得,經(jīng)理人會計這一課程,讓他了解到了很多以往并不了解的財務知識,而且講解深入顯出,上完課程就能懂,對自己幫助很大。
新視角——重新審視企業(yè)文化
在采訪的最后,劉先生談起了他在課程學習中的一些感觸。他說,EMBA課程的交流之中,讓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公司一個非常重要的企業(yè)文化特點——簡單文化。無論是人事安排還是其他方面,公司都顯現(xiàn)出追求簡單和平等的特點。在這種模式下運作的企業(yè)文化,層級觀念較為淡化,人事問題簡單,一定程度上給企業(yè)本身和公司員工都帶來了不少活力,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EMBA的學習生涯給了劉榮玉先生一個跳出圈子,重新審視和理解自身及公司的機會,讓他對這兩者開始有了更深的認識。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