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政治毛概考點試題小結
來源:網絡發(fā)布時間:2009-09-01
一、要說明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涵義?
答:毛澤東思想這一科學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涵義:第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第二,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第三,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二、簡要說明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答:(1)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2)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有: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zhàn)略;關于政策和策略;關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關于黨的建設等。
(3)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包括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基本方面。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ㄔ鯓永斫庑旅裰髦髁x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分兩步走?兩步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1.三點路線內容
2.2點革命性質
3.2種錯誤傾向(左/右)
4.3個革命對象(三座大山)
5.3項革命任務
6.4個革命動力(4大階級)
7.一個革命領導(工人階級)
三、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革命?
答:毛澤東指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已經過時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我們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它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是因為:
第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qū)別在于領導階級的不同。五四運動以前,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導者是中國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這時中國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參加革命的。五四運動以后,中國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導者,已經不屬于中國的資產階級,而是屬于無產階級了。中國無產階級由于自己的成長和十月革命的影響,已經迅速地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歷史舞臺,隨后組建了自己的政黨,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者。
第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發(fā)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毛澤東認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的勝利,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開始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期。在這樣的時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就已經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范疇。
第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前,中國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的指導思想均是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事實證明,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指導不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獲得勝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理論武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特點。
第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一般地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途應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幾次失掉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機遇,所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不走資本主義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會主義,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
四、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分兩步走?兩步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毛澤東根據(jù)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tài),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fā)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上篇和下篇的關系。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在這二者的關系上,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即把中國革命進程中的兩個緊密聯(lián)系的階段割裂開來,只看到兩者的區(qū)別,沒看到兩者的聯(lián)系,要在兩個階段之間硬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階段;二是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主張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企圖把兩種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并作一步走,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種觀點只看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而忽視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二次革命"論和"畢其功于一役"的觀點,都違背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客觀規(guī)律,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前途,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學說。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簡要說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間的相互關系)
1.三大法寶的含義
2.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2條必要性、4條可能性、4條歷史經驗
3.武裝斗爭的3條必要性、4條人民軍隊建設思想
4.黨的建設的1個形成、3條思想建設、5條執(zhí)政黨建設
5.三大法寶之間的2層關系
五、簡要說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間的相互關系?
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即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zhàn)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與武裝斗爭的開展密切聯(lián)系的,沒有武裝斗爭就沒有黨的一切,沒有共產黨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軍隊,就不可能取得武裝斗爭的勝利。
(2)黨的建設是在同資產階級的復雜關系中進行的,而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主要也是同中國資產階級的關系問題。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正確地處理了同資產階級既聯(lián)合又斗爭的關系,黨就發(fā)展和壯大,否則,則相反。
(3)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統(tǒng)一戰(zhàn)線必須以武裝斗爭為支柱,才能鞏固和發(fā)展。
�。�4)只有把黨建設好,使黨的思想、政治路線正確,組織堅強有力,黨才能正確地領導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
因此,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確地理解這三者及其關系就正確地理解了中國革命。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
1.紅色政權存在、發(fā)展的5個條件
�。�1)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這個基本國情,成為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最根本原因
(2)良好的群眾基礎
�。�3)向前發(fā)展的革命形勢
(4)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
�。�5)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2.工農武裝割據(jù)的3條內容
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戰(zhàn)略基地的三者密切結合。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3條必然性
�。�1)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無議會可以利用,沒有組織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只能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2)中國是一個經濟落后的農業(yè)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80%以上,這就決定了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斗爭,"工農武裝割據(jù)"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的最高形式。
�。�3)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多次奮斗的結局也證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動統(tǒng)治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地區(qū),正是初選"工農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陣地和奪取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的出發(fā)點。
4.道路理論的4條意義
�。�1)農村包圍城、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國革命能夠成功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的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沖破教務、條主義的束縛,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的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上,開辟了革命道路多元化的進程,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具體的實踐相結合,走符合本國實際的道路樹立了榜樣。
(4)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的理論及其實現(xiàn),自始至終貫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對于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啟迪意義。正如鄧小平所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國情,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F(xiàn)在搞建設,也是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道路。
六、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
答:第一,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這個基本國情,成為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最根本原因;第二,良好的群眾基礎;第三,向前發(fā)展的革命形勢;第四,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第五,共產黨正確領導。
七、"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
答: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內容,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只有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參加武裝斗爭,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jù)地;第二,武裝斗爭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進行土地革命,鞏固和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農村根據(jù)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zhàn)略基地,是開展土地革命,實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
八、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
答:第一,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無議會可以利用,沒有組織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只能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第二,中國是一個經濟落后的農業(yè)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80%以上,這就決定了農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題的革命斗爭,"工農武裝割據(jù)"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的最高形式;第三,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多次奮斗的結局也證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動統(tǒng)治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地區(qū),正是實行"工農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陣地和奪取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的出發(fā)點。
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意義?
答:(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只有沿著這條道路前進,革命才能順利發(fā)展,取得勝利。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原則,沖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樹立了榜樣。
�。�4)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fā)展道路的理論及其實現(xiàn),自始至終貫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對于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
1.4條內容
�。�1)論述了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必然性。
�。�2)科學地分析了各個階級在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3)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是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
(4)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對外是防止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顛覆和破壞,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對內是鎮(zhèn)壓敵對勢力的反抗,保護人民民主權利,組織和管理國家經濟建設,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中國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轉變,并最終實現(xiàn)消滅一切階級和一切國家的偉大目標。
2.三個特點
�。�1)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把民族資產階級列入人民的范圍,而不是列入專政對象。
�。�2)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的政黨制度。
�。�3)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十、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基本內容?
答:第一,論述了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必然性;第二,科學地分析了各個階級在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第三,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特征;第四,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能和任務。
十一、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
答:第一,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民族資產階級列入人民的范圍,而不是列入專政對象;第二,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的政黨制度;第三,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十二、完成民主革命建設遺留任務和恢復國民經濟?
答:確定"不要四面出擊"的策略方針,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簡述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及意義)
1.兩項內容(一化三改造)
2.4條必然
十三、簡述黨在過度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及意義?
答: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實現(xiàn)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正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體現(xiàn)了發(fā)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的有機統(tǒng)一,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并舉的路線。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具有偉大的意義:第一,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走社會主義道路,迅速發(fā)展國民經濟,盡快變農業(yè)國為工業(yè)國,擺脫貧困,消滅剝削的強烈愿望。第二,反映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必然。經過建國后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新中國的情況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社會主義因素不斷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課題。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正是反映了這種歷史必然性。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發(fā)展和開創(chuàng)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
十四、中國社會注意建設道路的提出及指導方針?
答:正確認識社會注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國內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以蘇聯(lián)為借鑒,走中國式工業(yè)化道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偉大國家。
業(yè)內名師團隊,班主任一對一服務,全面覆蓋考點,一次考試,保上名校。 !
更多成考相關內容
熱 2013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關鍵句型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匯總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八)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七)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六)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五)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四)
- 03-12·2013成考專升本語文記敘文部分資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