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大明剛剛結婚不久,某天老婆正在廚房忙晚餐。大明想幫點什么忙,于是說:親愛的,我能幫你做點什么嗎?老婆說:看你笨手笨腳的,找點兒簡單的,就剝洋蔥吧。大明想,這個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剛剝不久,就被嗆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他不好意思去向老婆請教,只好打電話向老媽討教。老媽說,這很容易嘛,你在水中剝不就得了!大明于是按著老媽的方法完成了老婆的任務,開心的很。于是又打電話跟老媽說:老媽,你的方法還真不賴!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水中要時常喚氣,好累人哦!
評析
我們常常沒有注意到,說話的內(nèi)容雖然由講者控制,但卻是由聽者決定的。因此,不管自己說得多正確,只有對方準確收到你想表達的信息,溝通才有意義。企業(yè)各項辦法措施的實施也是如此,只有具體的執(zhí)行者理解、認同了,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才能使得信息準確傳達呢?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建立通暢的信息機制就顯得很有必要。
上小學時,老師上課講完某個知識點后,一般都會問:“同學們聽明白了嗎?”沒聽明白,就再講一遍;聽明白了,就請某個同學復述一遍,直到學生真的明白了才接著往下講。這種面對面的雙向溝通模式值得企業(yè)在信息傳遞時借鑒。可能大家會說,員工都是有知識的人,不會連文件都看不明白吧,還至于像小學生上課那樣嗎?其實,由于各人的知識結構、工作經(jīng)歷、所處的層面等有所不同,同樣的一份文件會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如果辦法制定后,文件一發(fā)就了事,聽之任之,可能會與文件制定之初的理想效果有所偏差,也可能歪嘴和尚念歪了經(jīng),甚至南轅北轍。
故而企業(yè)制定辦法措施,要經(jīng)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復溝通,盡可能多渠道、廣范圍地征求意見與建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加強監(jiān)督檢查,及時掌握最基層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進行修正。如此,則可避免水中剝洋蔥的笑話。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