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概知識點雖然多,但因為具有板塊式的結構特點,所以只要掌握了技巧,復習起來并不困難。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毛概的考試經常出現的高頻知識點。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系。1979年,鄧小平就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才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fā)展。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方針,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開辟了道路。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新概念,明確肯定商品經濟的充分發(fā)展是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
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tǒng)一的體制”,“計劃和市場的作用范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節(jié)市場,市場引導企業(yè)”的機制。后來,又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1987年鄧小平再次強調,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只要對發(fā)展生產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從理論上破除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制度屬性的陳舊觀念,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做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建議。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鄧小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人。江澤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并在黨的十四大得到確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具有豐富的內涵。
第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突破了過去公認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代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經濟制度本質屬性的觀念。
第二,作為調節(jié)經濟的兩種手段,計劃和市場對經濟活動的調節(jié)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存在著復雜經濟關系的條件下,市場經濟對促進經濟發(fā)展具有更強的適應性、更顯著的優(yōu)勢和較高的效率。
第三,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但是,它與社會主義相結合而形成的經濟體制則必須體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特征。把發(fā)展市場經濟與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對發(fā)展生產力的作用。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培育和發(fā)展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建立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建設,20世紀末,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根據實踐發(fā)展的要求,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2007年,黨的十七大根據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實現的經濟發(fā)展目標,提出了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要取得重大進展的要求,從制度上更好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學發(fā)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形成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發(fā)展各類生產要素市場,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huán)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國家規(guī)劃體系,發(fā)揮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產業(yè)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等等。
2012年11月,十八大報告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guī)律,同時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由這一結合而形成的市場經濟體制,一方面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體現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公有制企業(yè)與其他企業(yè)在市場經濟中平等競爭、共同發(fā)展,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jié)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注重社會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比較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fā)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從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guī)律和要求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兩者具有共性,所以,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發(fā)展市場經濟過程中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經驗都值得我們借鑒和吸收。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就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堅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堅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比較重要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如果離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就會走向資本主義。那種認為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沒有什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分的觀點是錯誤的。原因在于這樣的觀點只看到市場經濟具有的共性,沒有看到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社會制度的不同個性特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離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抽象地講市場經濟,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發(fā)展的成功經驗,就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fā)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活力。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貢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5
2013.10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高頻考點講解匯總 考研政治毛概知識點雖然多,但因為具有板塊式的結......
15
2013.10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高頻考點講解匯總 考研政治毛概知識點雖然多,但因為具有板塊式的結......
15
2013.10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高頻考點講解匯總 考研政治毛概知識點雖然多,但因為具有板塊式的結......
15
2013.10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高頻考點講解匯總 考研政治毛概知識點雖然多,但因為具有板塊式的結......
15
201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