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 中國古代文學史名稱解釋匯總
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中國古代文學史名詞解釋(4)
名詞解釋:
11.《史記》
12.鴻門宴
13.《史記》三家注
14.《漢書》
15.樂府
16.《孔雀東南飛》
17.《古詩十九首》
18.建安風骨
19.建安七子
20.竹林七賢
答案:
11.《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西漢司馬遷著,共一百三十篇,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約于漢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間(公元前104-前91年)撰成。后其書有缺,元帝、成帝間褚少孫補撰《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列傳》、《日者列傳》等篇,又附綴武帝天漢以后史事。司馬遷職居史官,據(jù)《左傳》、《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及諸子百家之書,利用國家收藏的文獻,再加以實地采訪的資料,取材豐富。記事起于傳說的黃帝,迄于漢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尤詳于戰(zhàn)國、秦、漢。體裁分傳記為本紀、世家、列傳,以八書記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脈絡,為后世各史所沿用。其中《陳涉世家》肯定陳涉起義的作用;《河渠書》、《平準書》和《貨殖列傳》反映了社會經(jīng)濟生活;《匈奴列傳》、《西南夷列傳》等記述了少數(shù)民族的活動,都是本書的優(yōu)點。對部分歷史人物的敘述,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在文學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12.鴻門宴: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占秦都咸陽后,派兵守函谷關(guān),不久項羽率四十萬大軍攻入,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準備消滅劉邦。經(jīng)項羽叔父項伯調(diào)解,劉邦親至鴻門會見項羽。宴會上,范增命項莊舞劍,欲乘機刺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常以身掩護。比較后樊噲帶劍執(zhí)盾闖入,劉邦始得乘隙脫險。這一段史實由于司馬遷《史記》的精彩描述而流傳不衰,成為后代小說、尤其是戲劇的優(yōu)秀素材,不斷在舞臺上搬演。
13.《史記》三家注:《史記》唐代以前的三家比較重要的注本,分別是裴骃的《史記集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jié)的《史記正義》。
14.《漢書》:東漢班固撰,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創(chuàng)始于其父班彪繼《史記》而作的《后傳》,彪死,班固整理補充,撰成本書。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馬續(xù)續(xù)成。本書體例大略與《史記》相同,惟改書為志,廢世家入列傳,并創(chuàng)《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準繩。本書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它敘述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斷代歷史。本書包舉一代,是研究西漢歷史的重要資料。其精華在于對西漢盛世各類人物的生動記述,由此全面地展示了西漢盛世的繁榮和時代風貌。其中李陵、蘇武的傳記酣暢淋漓,悲壯沉郁,可與《史記》名篇媲美�!稘h書》的筆法嚴謹有法,形成了與《史記》截然不同的風格。
15.樂府:“樂府”有二層含義:一是指古代音樂官署,“樂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漢惠帝時均設(shè)有“樂府令”,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掌管朝會宴饗、道路游行時所用的音樂,兼采民間詩歌和樂曲。哀帝時廢除,從此樂府機構(gòu)消失。東漢的黃門鼓吹署的職能大體相當于樂府。二是詩體名。魏晉以后,把樂府所唱的詩也稱“樂府”,于是樂府便由機構(gòu)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后人因此把詞和散曲也叫做樂府。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按照音樂的不同,將樂府詩分為十二類: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歌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這個分類為后人所遵從。漢代樂府詩的精華是民歌,它們大多保存在《樂府詩集》的《相和歌辭》中。
16.《孔雀東南飛》:此詩比較早見于陳朝時每個人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題作《古詩無名人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詩首句,稱為《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中比較長的敘事詩,也是中國敘事詩的代表作。它講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因受到禮教迫害而被迫分離,比較終雙雙殉情的愛情悲劇,深刻揭露和鞭斥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對詩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和贊揚。詩的結(jié)尾以幻想的形式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予以描繪和歌頌。作品展現(xiàn)了很高的敘事技巧,人物刻畫曲盡其妙:劉蘭芝的貞剛、焦仲卿的溫厚、焦母的霸道、劉兄的勢利,無不入木三分。此外,個性化的對話和恰如其分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情節(jié)雙線交叉,結(jié)構(gòu)謹嚴,剪裁得當。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漢樂府中的敘事詩發(fā)展到了高峰。本篇在《樂府詩集》中屬《雜曲歌辭》。
17.《古詩十九首》:梁代蕭統(tǒng)《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東漢末無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抒情詩。非一人一時之作,但因其相似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風格而被編輯在一起。其題材不出乎游子思婦的離情別思與失意士人的羈旅愁懷、坎懔之悲。其主題緊緊圍繞著人生短暫和對死亡的憂懼而展開,詩人或渴望青春愛情,或渴望功名和物質(zhì)享樂,從努力實現(xiàn)人生不朽到滿足于耳目口腹之欲,都是為了達到戰(zhàn)勝死亡的目的。其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既繼承了詩、騷的比興傳統(tǒng),又吸取了漢樂府五言詩的長處�?傊�、感傷、憂懼和狂放的情感以及沉重的人生哲理思索及其率真的表達,都具有強烈的震撼力,故劉勰稱其為“五言之冠冕”。
18.建安風骨:又稱建安風力、漢魏風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繼承《詩經(jīng)》、漢樂府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一方面在詩篇中真實地描寫漢末的大動亂、大分裂,表現(xiàn)對民生疾苦的關(guān)切;同時又在詩歌中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建立偉業(yè)的雄心壯志。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慷慨悲涼,語言自然明白十分流暢,成為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推崇的榜樣。南朝梁批評家劉勰的《文心雕龍》和鐘嶸的《詩品》,都反復推崇建安時期的文風。唐陳子昂也盛贊“漢魏風骨”,李白并有“蓬萊文章建安骨”的贊賞詩句。
19.建安七子:“七子”之稱見于曹丕《典論?論文》,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瑒、劉楨七位詩人。他們都親身經(jīng)歷了漢末動亂,有一定的政治抱負,因此在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一些共同特征。其中,除孔融年長,去世又早,其散文雖沿襲東漢文人的老路,但卻能以氣運詞,反映了建安時期文學的新變化。其他六人則年齡接近,是鄴下文學活動的參與者,既具有建安風骨的時代特征,又具有各自獨立的個性特征。王粲被譽為“七子之冠冕”,劉楨的五言抒情詩成就亦較為突出。
20.竹林七賢:是正始中期以后形成的林下談玄的名士文人群體�!段菏洗呵铩罚�“嵇康與陳留阮籍、河間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三國志?魏志?嵇康傳》裴松之注引)他們發(fā)言玄遠,任性放達,飲酒服藥,表現(xiàn)出超凡脫俗的人生趣味,以及對一種自由自在、閑適愉悅、心與道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七賢的政治立場和處世方式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學成就比較高者是阮籍、嵇康。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3.08
2014年......
05
2013.08
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中國古代文學史名詞解釋(3) 名詞解釋: 11.《史記》 12.鴻門宴 13.《......
05
2013.08
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古代文學練習題及答案(2) 41.“詩緣情而綺靡”是陸機《_________ 》......
01
2013.08
一、 基本知識 1、唐傳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通稱,因內(nèi)容多傳述奇聞異事,故稱。“傳奇......
01
2013.08
查看: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 隋唐五代文學復習匯總 考研專業(yè)課:韓愈與韓孟詩派 一、基本知識......
01
2013.08
查看:2014年考研專業(yè)課: 隋唐五代文學復習匯總 考研專業(yè)課: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 一、基本......